在女性的柔情与历史的沉淀中,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瑰宝,历经岁月地洗礼,依旧熠熠生辉。近日,笔者有幸专访了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旗袍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高端旗袍定制品牌“花间赋”的创始人——陆琨女士,一同探寻旗袍背后的文化脉络与她的独特见解。
旗袍之源:历史长河的温婉绽放
谈及旗袍的起源,陆琨女士如数家珍:“旗袍,作为中华传统女装的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源自旗人妇女所穿的长袍,因‘旗’字而得此雅称。最初,旗袍以宽身窄袖、低领直筒为特色,两侧或四面开衩,便于骑马驰骋,其长度多不过脚踝,唯新娘嫁衣及宫廷贵妇之袍,因需遮掩高底鞋而曳地。随着顺治年间满清入关,旗袍在中原渐成风尚。环境变迁促使旗袍设计微调,领子渐高,开衩由四转二,绣饰镶滚愈发繁复华丽。然而,清朝大部分时间,旗袍样式维持着相对保守的基调,腰身宽松,袖长及腕,衣长至踝,以绣花红缎为主材,边缘饰以宽边图案,时称‘长马甲式’。”
民国风尚:旗袍的黄金时代
“进入民国时期,全球时尚潮流激荡,旗袍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陆琨女士继续讲述道,“20年代,旗袍普及并趋向淑女化,腰身宽松,袖口宽大,衣长适中,开衩便于行走。随后,受欧美服饰影响,旗袍逐渐修身,袖口缩小,滚边变窄,衣长过膝,更加贴合身形。1929年,国民政府正式将旗袍纳入服制,规定了其标准样式。至30年代,旗袍风靡全国,领、袖、长度频繁更迭,从高耸硬领到低矮狭边,从长袖及腕到短袖露肘,衣长亦时长时短,尽显时代风尚。此时,旗袍腰身收窄,开衩高提,完美勾勒女性曲线。40年代,旗袍再度革新,袍身缩短至小腿肚,袖子或短或无,领高降低,装饰简化,流线型设计凸显女性风姿。这一时期的旗袍,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更体现了思想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
现代演变:中西合璧的创新之路
谈及旗袍在现代的演变,陆琨女士显得尤为兴奋:“近年来,旗袍在设计上不断创新,将中式传统元素与西方剪裁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中式旗袍。例如,我们‘花间赋’品牌就致力于将立领、滚边、盘扣等传统元素与现代面料、裁剪工艺相融合,打造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蕴含文化底蕴的旗袍。面料选择上,我们品牌的旗袍亦极尽考究。高级丝绒、羊绒彰显雍容,织锦缎透出典雅东方韵味,丝绸则赋予大家闺秀之温婉。色彩上,礼服旗袍追求艳丽而不轻浮,庄重而不失华美。”在陆琨看来,旗袍不仅仅是一件服装,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她认为,旗袍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从面料的选择到图案的设计,从领型的起伏到开襟的方式,都需要精心雕琢和打磨。她坚信,一件用心制作的旗袍会与人产生心灵感应,让穿着者在举手投足间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情。旗袍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对传统文化地致敬与传承,同时也是对现代生活地适应与创新。
旗袍的未来: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
在陆琨女士的带领下,“花间赋”品牌自创立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该品牌专注于设计研发高品质旗袍,致力于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时尚感的服饰。在“花间赋”的每一件旗袍中,都能感受到设计师们的匠心独运和精湛工艺。从面料的选择到图案的设计,从剪裁的精准到缝制的精细,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同时,“花间赋”还注重细节与整体地和谐统一,让每一件旗袍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情。此外,品牌还注重与消费者地互动和沟通,设计师们会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以此为基础设计出符合个人风格的旗袍。这种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不仅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品牌的用心和关怀,也让她们在穿着过程中更加自信和舒适。
对于旗袍的未来,陆琨女士充满信心:“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全球化发展,旗袍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女性地喜爱。我们将继续坚持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不断推出更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旗袍款式,让旗袍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成为展现中国女性魅力的独特方式。”(撰稿人:李晓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