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解决技术难点没有捷径可走,要靠持续的投入与积累提高技术竞争力,随着全球竞争加剧,中国科技制造业必须要突破技术瓶颈,加快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3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今年将提交四份建议。
(资料图)
具体来看,围绕科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李东生提出加大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支持的建议;对于全球化的话题,他建议提升跨境服务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全球化;此外在社会民生领域,李东生还建议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限制。
作为实业代表TCL的掌舵人,李东生多次提出对于制造业发展、科技企业国际化的建议。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路径受到热议,李东生也连续第三次建言制造业全球化。
2月28日,李东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经济全球化为什么在过去几年遇到很多的质疑和挑战?因为现有的一些规则对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平衡的,大部分国家都希望制造业回归,能够在本国生产更多的产品,对国外进口的产品关税壁垒是很难再降低的。所以中国的制造业要在全球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我们必须要把产业能力、供应链能力全球化,才能够在新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抓住更多机会。”
制造业需突破瓶颈
科技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李东生看来,高质量发展在制造业方面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把工业竞争力从一般的工业产品制造向高端制造去拓展。他关注到,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的过程中,还存在部分核心装备、器件和材料等关键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
“解决技术难点没有捷径可走,要靠持续的投入与积累提高技术竞争力,”李东生提到,“随着全球竞争加剧,中国科技制造业必须要突破技术瓶颈,加快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之外,投资是另外一个驱动因素。李东生向记者表示:“早年我们建工厂的时候大概一千万一个项目,已经是很大的投资了,但是对科技制造业等产业而言,它的投资门槛已经提高到百亿级了。所以优化科技制造业的融资环境也是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而在资本投入上,由于科技制造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资本回报率偏低,企业融资难度和压力大,资金链趋紧,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也逐年上升。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布局。对此,李东生分析称,目前转移到东南亚的产业链基本以组装环节为主,核心技术依然保持在国内,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布局也会不断地优化。
因此,今年李东生再次在两会建言加大对科技制造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改善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延长贷款期限、放宽融资门槛;降低科技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从政策层面看,国内各地区也在强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3月2日,广东就出台了9份政策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包括《广东省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一揽子综合性政策,以及工业、农业、金融、投资、外贸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政策。
为“走出去”提供支持
李东生告诉记者,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而国内市场仅可消化20%,中国制造业必须“走出去”。但对于多数中国制造企业来说,真正走出去还面临贸易摩擦、合规经营及专利诉讼等多重风险。
“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以效率来驱动的经济全球化转向经济的区域化,甚至本土化,”李东生说道,“企业必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把握机遇、克服困难,根据我们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应对。其一是必须要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在全球实现更大价值;其二是推动供应链全球化与海外本土化经营的结合;其三是将竞争优势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因此,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加快全球化发展,李东生提出要从提升跨境服务水平,从法律援助、政策咨询、技术专利诉讼、境内外融资等方面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支持。
具体的建议包括,驻外使领馆向所在国中资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支持;设立技术专利诉讼专项基金,对事关整个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利诉讼提供支持;商务部门组织企业充分参与贸易多双边谈判;对中国优势产业在跨境投资、境内外融资方面提供便利。
其中,李东生特别指出,近几年国内制造业全球化经营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就是专利壁垒,“在很多技术领域,国外的跨国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技术专利壁垒。中国企业一定要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增加技术专利去应对。然而在海外业务经营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专利主张和诉求,企业必须要去面对。”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对于走在前列的国际化探索者而言,会面临更多难题。“我们在专利诉讼当中的成败会成为一个标杆,影响后续的企业在这个领域的专利应用。因此应对这样的专利诉讼往往旷日持久、成本高昂。”
他建议,政府牵头成立专利诉讼专项基金,对重大的、影响全局的专利诉讼给予企业一些救助,让问题能够得到合理解决。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