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芮佳)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为探究运河文化内涵,理解文化多样性,分析运河对沿岸城市发展的影响,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1月15日,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队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开展“探寻河韵红章,铺展沿黄新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队赴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馆内陈列着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与历史资料,通过文物、图片与多媒体展示,队员们了解到运河历经春秋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奠基,至隋朝隋炀帝大规模扩修,贯通南北,成为国家经济命脉。馆内展示的古代船闸模型,直观呈现了古人卓越水利智慧,使队员们清晰看到运河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古代船闸如何巧妙地利用水位差实现船只的平稳通航,其设计的精妙之处历经岁月洗礼依然令人惊叹。讲解员还分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运河故事,从建造时的艰辛到它在不同朝代的重要作用,队员们认真倾听,积极与讲解员进行交流,不时提出疑问,从船闸的技术原理到运河沿岸的民俗风情,问题涉及广泛,让社会实践队收获颇丰,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运河历史文化,在思想与能力上得到提升。
图为社会实践队参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为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实践团队选取部分典型居民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当地居民热情地分享着自己所知道的红色故事。有的老人讲述了革命先辈在黄河岸边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部分年轻居民结合当下的生活,畅谈红色文化对自己价值观形成的深远影响。社会实践队队员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居民的讲述,详细记录下他们的话语。从居民真挚的言语和坚定的眼神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并且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此次采访不仅让社会实践队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他们将带着这份责任,继续深入挖掘沿黄地区的红色文化宝藏,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沿黄地区的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对居民进行采访
社会实践成员还广泛收集各类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史志、研究著作、学术论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梳理出沿黄九市红色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特点,提出一些建议,如在博物馆中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代漕运船只航行、沿岸城市繁华集市等运河历史场景。此外,针对学生群体,广泛开展专题讲座、研学活动,设计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课程,如运河主题手工制作、历史剧表演等。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认识到运河文化多元性,并深刻体会到运河作为文化纽带,连接南北,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社会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自己将学习黄河儿女的抗争精神,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努力担当时代重任,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