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芹)在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深入了解家乡生态现状,亲身体验环保工作,带动更多人关注家乡生态。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于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苏泉村开展“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捡拾垃圾
该活动选择了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苏泉村作为实践对象。在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与村委会领导对该活动进行了商讨,并且向村委会领导介绍活动计划,呼吁村民积极参与。为了提高关注度,宣传组行动,沿村内主干道张贴海报,海报内容涵盖白色污染危害、环保小贴士、活动信息等,吸引村民关注。同时,利用广播循环播放白色污染防治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村民心中。调研队分组开展问卷调查,深入各村民小组,确保问卷覆盖不同年龄段、职业的村民。问卷内容涉及塑料制品使用频率、垃圾处理方式、对白色污染的认知等。结合问卷结果,选取白色污染严重区域,如河边、路边、农田周边等,组织团队成员与部分村民志愿者进行初步清理。清理过程中,向村民讲解白色污染危害,增强环保意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宣传组与志愿者分组入户宣传,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内容包含白色污染成因、危害及日常生活环保建议,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解答疑问。组织大规模集中清理行动,划分责任区域,对村庄周边、河流沿岸等重点区域进行深度清理。清理结束后,将垃圾统一运送至指定处理点。根据以上过程,整理活动期间的问卷数据、调研记录,分析农村白色污染现状、村民环保意识变化,撰写详细的实践报告。将实践报告反馈给村委会、学校及相关环保部门,为后续农村环保工作提供参考。建立线上交流群,与村民保持联系,持续关注村庄白色污染治理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图为实践队员捡拾河道垃圾
经过一系列治理活动为该村带来很多好处,通过治理垃圾、污水等,可以避免垃圾随意堆放产生的病菌和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导致的水体污染,减少村民接触污染物的机会,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村民的身心健康。
该实践活动对志愿者助益显著。知识技能层面,参与者能深入掌握生态环境知识与治理技术,提升调查研究、沟通协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方面,实践能增强他们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环保意识,成为环保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实践经验上,活动提供接触社会、了解农村的机会,助力积累经验,为未来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筑牢根基。
该社会实践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理念,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样本,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生态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为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苏泉村通过生态环境治理,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切入点,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国家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化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