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4年,并购支持政策频出。无论是4月12日推出的新“国九条”、6月19日发布的“科创板八条”,还是9月24日颁布的“并购六条”,均被视为推动企业并购的强大助力。
在此背景下,医疗领域并购重组迎来加速,接连涌现了迈瑞医疗收购惠泰医疗、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等一系列“史诗级”并购事件。放眼全球,并购风潮不仅席卷医疗领域,更成为2024年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关键词。Wind数据显示,全年累计共有217家上市公司参与并购重组。
在国内资本市场并购大时代来临之际,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与应科咨询联合举办了《每经大健康闭门圆桌·并购专场》,邀请国内证券公司并购专家、一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一线人员、以及上市公司代表,共同探讨新时期下,企业的并购选择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国内企业真正的并购时代可能才刚刚到来。鉴于IPO市场具有可预判的周期性,许多公司倾向于坚持度过当前的困难阶段,对IPO仍抱有高度期待。整个并购市场的空间仍将在后续数年逐步释放。”应科咨询总经理谷枫在闭门圆桌上分享道。
应科咨询总经理谷枫
回顾中国并购发展历程,联储证券并购业务部副总经理盛瑞在本次论坛上指出,2015年和2016年,国内曾经历了一波并购热潮,期间众多公司选择借壳上市,甚至进行私有化后回购A股上市,大量境外中概股也回流国内寻求借壳上市机会。国有企业方面,则更多是在政策引导下进行合并。而2024年,新“国九条”的发布,又再一次激发了企业的并购热情。可以说,本轮并购热潮,是政策与时代的双重作用下所催生的。
联储证券并购业务部副总经理盛瑞
不仅是传统的沪深两大市场,北交所与新三板市场并购热情也被激发。作为长期专注这两大市场的投资机构,指南基金董事长王军国表示,2017年至2018年期间,新三板更像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并购池”,并且新三板公司作为并购标的在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也确实有着显著优势。当前,在新“国九条”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北交所企业的并购趋势也开始显现。这也让过去一段时间,困扰投资机构的“退出难”问题得到缓解,促进了多方共赢的局面,推动了资产证券化进程,同时避免了给上市公司带来新的供给压力。
指南基金董事长王军国
回归医药健康领域,北京诺思格CRO的商务BD总监胡铁锋在会上提到,近期的一些大型并购案例主要是围绕创新药产品管线展开的,特别是那些涉及新产品靶点发现的,例如治疗癌症、糖尿病或当前热门的减肥减重等药物。这些并购往往基于医疗新技术的突破和科学创新性方面,并且全球大企业在进行收购时,往往优先看重的是产品本身研究的数据,然后才考虑对产品/权益或者公司整体收购。
北京诺思格CRO商务BD总监胡铁锋
而在医疗特别是医药领域中,去年跨界并购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比较近的有中医药企业向生化创新药领域的跨界、多元化布局,也有各类传统赛道企业向医药领域的拓展。
对此,盛瑞表示,目前业务活动中可接触的跨界并购案例并不多见,这主要是因为其中涉及众多复杂挑战与问题。
谷枫则认为,对于跨界并购,除了需要处理好不同赛道、不同企业间的协同与消化问题外,也需要对市场舆论侧的声音保持极高的关注度。相对应的,即便对于行业内并购而言,舆情管理也十分重要。在近几年复杂的资本市场舆情环境下,舆情管控的难度日益提升,其带来的潜在影响也已经超出过去市场的认知。
为此,他建议,企业在筹划并购活动时,做好舆论侧的准备,避免因大量质疑声音的出现,引发监管不必要的关注甚至问询,对并购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