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8月11日至8月24日期间,承德医学院“以小我之步,习大道之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沧州市、保定市开展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担时代重任
8月11日,实践队员前往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进行参观。成员在展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与讲述下,了解到石家庄作为“华北药都”的医药产业特色以及其在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中的地位,并在参观过程中与展馆工作人员了解展馆的展示内容、布局,浏览了医药学相关专业的技术实验室。
观黄骅发展,悟历史底蕴
8月14日,前往沧州黄骅市旧城仙庄。这里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耕地以盐碱地为主,特有的土地属性种植出了耐盐碱的粮食作物,大大提高现有粮食产量,同时也是“旱碱麦”的产地之一。成员们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和分享,了解到旱碱麦做出的面花也是黄骅必不可少的特产食物,感受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队员们还得知当地人民不断拓展旱碱麦产业链,去实现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综合开发,修复利用充分释放盐碱地作为“潜在粮仓”的价值。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盐业起源和黄骅制盐历史,8月15日实践队员来到了黄骅博物馆和河北省海盐博物馆参观学习。黄骅治盐历史悠久,近海港口更是产盐的重要地点,秦朝时期,黄骅市就已经开始煮盐,西汉时期制盐开始列入官营,唐代中叶盐铁恢复专卖,元代惠民河的开挖使得海丰镇运盐水道受阻,但明初靖难之役后,随着移民的迁入,当地盐业得以恢复。河北海盐博物馆同样坐落于黄骅,细致记录了各个时期的产盐方式与历史以及当时使用的各类工具。博物馆里的讲解员是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她是暑期的博物馆讲解志愿者,每一环节都认真细致,让队员们都能更好地了解盐史,同时也让盐业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
切身进基层,宣讲入人心
实地考察结束后,实践队员根据在各个实践地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整理成相关资料,于保定少年宫和黄骅将其以宣讲的形式传播在当地青少年学生的群体之中,共计宣讲800人次。宣讲过程中,队员生动地描述着旱碱地和石家庄展馆的参观经历,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更为深刻地讲解,让学生们都领悟到了乡村振兴、科技强大和社会进步的变化力量。
承德医学院 “以小我之步,习大道之行”团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在一个个实践地中从不同方面深刻拓展思想内涵,以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并传播重要思想指导精神。
作者 齐琪 王顗涵 卢一凡 李智谦
摄影 谢培峰 张桂喆 赵钰琬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