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湖北省恩施就非遗文化傩戏发展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非遗古韵展新颜,乡村振兴谱新篇”为主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如何赋能地方文化产业。
图为实践队员与汪儒斌老师交流傩戏面具制作细节 张喻惟 供图
“傩”韵悠长,古礼新探
傩戏,这一承载着古老驱疫祈福仪式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面具文化闻名遐迩。实践团首先造访了傩戏面具制作大师汪儒斌的工作室,这里虽不显宏大,却处处透露着匠人精神的璀璨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在西兰卡普基地欣赏现代西兰卡普工艺品 张喻惟 供图
汪老师向团队讲述了傩面具背后的故事,揭示了其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厚内涵。他表示“傩面具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专职继承者、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昂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傩戏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持续发展”。
对话传承,共谋新篇
“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现今社会很多人认为傩面具及傩戏此类宗教祭祀文化充满中式恐怖,作为傩面具传承者的汪儒斌老师对实践队这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傩戏是以前以鬼神和祭祀为主,带有一定迷信,所以人们对它有一定恐惧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傩戏更多以娱乐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傩戏已经从单纯的宗教祭祀活动转变为集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其神秘色彩正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尊重。
图为实践团队在湖北恩施市傩戏面具工作室与汪儒斌老师进行交谈 张喻惟 供图
那么,究竟该如何使傩文化在当今新时代下获得新生呢?汪儒斌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可以将傩面具与数字化技术结合,或是开发相关文创产品,以驱邪祈福的理念宣扬吸引大众的关注。然而,所有的想法仍存在最根本的问题——手艺人短缺。实践小队也尝试通过雕刻来体验非遗技艺,无一例外得出同样的感受——看起来容易,但操作难度极大。慢工出细活,久久方为功。如何赓续这项非遗文化仍面临着极大挑战。
图为实践队员在恩施博物馆了解傩戏历史 张喻惟 供图
了解傩面具后,团队前往恩施傩戏起源之地三岔乡对傩戏前生今世进行探索。在三岔镇一位老奶奶交流时她称道,儿时的傩戏表演作为一种祈福形式存在在乡镇十分常见,乡民心中傩戏象征驱邪祈福,并无迷信之说,但现在出现部分人群认为它是迷信,并且除了重大节日外几乎没有表演了。实践队认为尽管傩文化具有一定鬼神色彩,但其本质却寓意祝福美好,且中国的戏曲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或许更应当回归傩文化的积极面从精神文明层面破除世人对“傩”的偏见。
西兰卡普:土家文化的璀璨明珠
实践队最后一站前往西兰卡普文化基地进行调研。作为恩施土家族的另一项文化瑰宝,西兰卡普(土家织锦)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广泛赞誉。调研中团队发现,与傩面具不同,西兰卡普的制作工艺相对简便,学习周期短,且已实现一定程度的机械化生产,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当地妇女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典范。
图为实践团队在湖北恩施市西兰卡普基地与田若兰老师交流 张喻惟 供图
通过对比傩戏和西兰卡普发展现状,团队将此次调查结果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团队提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技艺传承、产品创新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及传承人等多方共同努力。”等相关建议。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更为推动傩戏等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的使命,为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贡献青春力量。(汪静芸 王子怡)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