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上半场,作者王晨向读者们介绍,欧阳修作为王安石的长辈,曾对尚未在朝堂崭露头角的王安石尤为赏识,并不遗余力地在朝野上下推崇王安石。欧阳修的推崇与举荐,不仅为王安石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可,也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 “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同辈。他们在嘉佑年间一同做官,志趣相投成为了好友。但后来,在变法问题上的分歧使他们二人最终分道扬镳。”苏轼则是王安石的小辈。在政治上,王安石主张变法,推行新法以改革国家;而苏轼则对新法持有一定的保留意见,两人在政见上存在一定的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了他们在政治立场上的不同选择。
随后,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获得者张向荣作为特邀嘉宾,与王晨展开了精彩的对话。张向荣老师的历史非虚构作品主要聚焦于两汉时期,而王晨老师目前已出版的著作集中于宋朝历史,文人士大夫群体又是历史写作中不可避免的写作对象,那么,汉朝和宋朝的士大夫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张向荣老师认为:“王安石变法与宋代士大夫群体有着普遍联系。这与汉代的情况存在很大不同。”汉代延续了秦代的主要制度,比如律法体系、皇帝制度等。在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僚机构从以吏为师逐渐向士大夫的方向转变。但与宋代士大夫不同,汉代士大夫群体面对政治动荡和皇权崩解,并不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宋代士大夫认为天下不仅是皇帝的,也是全体士大夫的,因此他们在国家治理中担任重要角色。
随后,两位作者的话题聚焦于汉朝和宋朝士大夫与儒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张向荣为读者分析了汉朝士大夫、外戚与宦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学者群体,即士大夫,在外戚和宦官的权力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士大夫需要在政治斗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他们也努力维护儒学的价值和理想,对政治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儒学的发展不仅塑造了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政治行为,也对外戚和宦官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对于汉代和宋代儒学的不同特点,张向荣表示:“汉代的儒学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而宋代的儒学则更聚焦于个人的修身养性,遵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规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变化过程。这是汉代和宋代儒学的主要区别。”王晨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表示:“在汉代,士大夫希望通过儒学去约束皇权,但儒学赋予了皇权‘君权神授’的特质,导致结果事与愿违。到了宋代,儒学更关注个人生活与天理之间的关系。这在社会上形成了潜移默化而广泛的影响。总的来说,儒学的影响越来越深。”
之后,张向荣老师提出了第三个讨论话题:如何让一个朝代的文学进入历史。他认为,有时文学研究的内容与历史研究的内容存在脱节。文学研究更关注于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而历史研究则更关注于其史料价值。对于这一问题,王晨对比了汉朝和宋朝文学作品的不同。他表示:“汉朝的文学与宋朝的文学内容存在不同。汉朝的乐府背景虚化,并不像唐诗宋词一样与当时实时结合紧密,很多作品描述日常生活,或为取悦帝王而作,不与历史事件直接相关。但宋朝的诗词创作者的主要身份为官员,并具有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他们将这种意识融入与自己的创作之中,使作品得以文史相证。”
活动的最后,王晨与张向荣分别向读者推荐了《王安石当国》与《三国前夜》这两本书。《王安石当国》着眼于王安石变法这八年的过程,是偏严肃的历史小说。其中既有对北宋高层政治生活的再现,也有波澜壮阔的战争描写,以及朝章典故、职官制度、政治文化等。而《三国前夜》则描述了东汉后期的士大夫群像。
本次《王安石当国》新书发布会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北宋历史文化的机会。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问世,为我们揭示更多历史的真相和魅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