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助力基层科普事业发展,8月1日至8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师实践团队和“防癌护爱,云上医讲”社会实践团队、基础医学院“人民健康调研科普”实践队,前往恩施州中心医院、来凤县人民医院、建始县中医医院、建始县高坪镇中心卫生院等四家基层医院开展了以“科普下乡”为主题的交流与调研活动,了解基层医院科普工作的现状与群众对科普的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普成果下乡,打通科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在活动中,教师实践团队队长和大学生实践队指导老师武汉协和医院杨盛力副教授作《繁忙的临床工作下如何做好健康科普》主题讲座,从国家政策引领与科普创作的临床意义两个角度阐述了科普宣传的重要性,并以小见大指出了临床医生科普工作面临的种种难题。针对这些问题,他以自身创建的“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为例,提出了吸引医学生组建团队、与同行多交流合作、寻找外部支持等各种解决方法。杨教授的分享引起现场医生的共鸣,大家针对科普的多种形式如何开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团队成员吴艳老师详细介绍了我院临床营养平台建设的相关内容,分享了关于营养科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思考。同时,指出目前广大群众对营养认识不足而导致许多患者术后恢复、康养无法达到理想水平的问题,提出可以通过加强健康科普工作,让更多人意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助力患者康复。
来到来凤县人民医院、建始县中医医院后,实践团队深入当地医院妇产科、儿科、肿瘤科,就科内人员困惑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如何面对患者的不理解?”,“当我的治疗意见被患者拒绝时如何解决”,面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申利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刘兴楼副主任医师则以临床指南为依据,以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为例详细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座的医生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探讨。
实践团队来到病房,跟随当地医生进行查房,针对疑难病例给出自己的诊疗意见。面对肿瘤患者家属的“该给患者吃什么”的问题时,吴艳老师表示,除了常规的蛋白粉,患者也可以吃一些家常的食物,如豆腐等。吴艳老师耐心地解释道,“在临床中,我们在考虑营养搭配均衡的同时,也应考虑患者本人的感受,患者往往也更愿意吃些家常食物。”面对专家们给出的相关膳食意见,患者家属表示“以前从没想过还能吃这些,如今有了专家的意见,总算可以放心了”。
为了解社区老人的健康状态,实践团队还前往来凤县舒欣嘉苑康养中心开展了义诊活动。
在调研基层群众对科普需求的过程中,不少群众表示“十分愿意多了解一些医学知识,但苦于没有正规渠道”,“在网上了解医学知识担心被骗”等等,群众们的意见都被一一记录,这体现了目前基层科普存在的缺口,也启发团队下一步的行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多形式多维度的交流调研,进一步增强了我院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价值引领、实践体验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同时,为我院助力基层科普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第一临床学院教师将持续深耕学科,培育人才,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徐颖 谭晓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