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山海逐梦”实践队以宁德市各县区非遗文化为依托,设计开展“廊桥遗梦”、“剪艺传情”、“‘蒸’的功夫”、“梨园剧影”四个主题课程,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向宁德市虎贝镇的学生传递非遗文化的魅力。
01 廊桥遗梦
木拱廊桥以其“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独特桥梁样式,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宁德市作为木拱廊桥保存最完整的集中地之一,廊桥的非遗传承性在本次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实践队在课程中运用文化传承、多媒体教学、互动参与、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廊桥文化,在课堂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延展活动的同时凝聚起青春的文化自信。
图为实践队成员孙君楠指导学生制作廊桥
图为实践队成员朱晨欣指导学生制作廊桥
图为夏令营学生与廊桥成果合影
图为廊桥设计成果合影
02 剪艺传情
柘荣剪纸,源自宁德市柘荣县,其独特的技艺特点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靓丽的色彩。实践队深入挖掘柘荣剪纸的技艺体系,鼓励学生从生活场景出发,自己设计并制作柘荣剪纸,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剪纸作品,在学习和制作中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刘文欣讲解柘荣剪纸作品
图为实践队成员徐慧协助学生设计剪纸作品
图为学生与剪纸作品合影
图为剪纸作品合影
03 “蒸”的功夫
黄家蒸笼作为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黄家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基因。主题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近距离感受古老手工技艺的迷人魅力,体会其中蕴藏的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基因,助力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图为实践队成员郑媛尹讲解黄家蒸笼发展历史
本课程中,实践队创新“非遗+”的课程方式,将新时代融媒体直播方式融入课堂,开设“我为家乡带货忙”直播间,通过模拟直播大赛让学生深刻了解黄家蒸笼的历史发展、特色工艺、时代价值。课程立足当地文化特色,深度探寻虎贝非遗的魅力。
图为学生向课程助教实践队成员徐慧展示直播间道具作品
图为学生模拟直播间现场
图为学生积极参与“花样守艺”模拟直播间活动
图为学生为推介黄家蒸笼展开模拟直播大赛
04 梨园剧影
屏南四平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来,被戏曲界称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实践队将戏曲扮演融入课程实践中,通过理论讲解、视频展示的教学方式深入了解屏南四平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戏曲的基本知识。
图为实践队成员孙君楠 吴陈晗讲解四平戏
课程特别强调将传统戏曲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丰富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视角。
图为学生制作四平戏脸谱
图为脸谱作品展示
“山海逐梦”实践队开展的“非遗文化”主题课程在宁德市本土资源的基础上,探寻非遗文化与乡村教育的契合点,借助非遗元素进行乡村教育的补充与支持,创新载体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走近课堂、贴近生活,用“非遗”传播乡土文化,用教育传承非遗文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