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同发布最新的《国际商业报告》(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port,简称“IBR”),指出中端市场企业拓展国际业务面临五重挑战,包括环境制约、地缘政治干扰、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资金短缺以及供应链与复杂的采购系统。
第一重 环境制约日益凸显,中端市场积极应对
中端市场将环境制约与自然资源稀缺性/成本视为影响国际业务拓展的首要障碍(占比58%)。环境因素不仅独立存在,还渗透至其它多个限制因素中,尤为显著地体现在供应链复杂性、采购系统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方面,凸显了其在企业运营各环节中的深刻影响力。
致同中国主席、首席合伙人李惠琦表示:“这既反映了企业对环境责任的深刻理解,也直接呼应了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如今,从供应链到采购,再到交通基建,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以确保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的双重目标。”
当前,面对前所未有的严格审查,企业迫切需要制定有力的ESG计划,以保护企业稳健前行并谋求长远发展。随着监管压力的增大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及道德产品需求的增长,多个司法管辖区纷纷推出新法规以响应这一趋势。以往,全球中端市场因其规模相对有限而免于受到某些ESG报告的约束,然而,当前形势已发生变化,随着监管部门对大公司范围3排放(涵盖价值链的所有其它间接排放)等信息的强制披露,中端市场也必须及时跟进,否则将可能失去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
第二重 地缘政治扰动全球供应链,中端市场寻求稳定性投资
持续的地缘政治冲突引发重大的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特别是能源领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中端市场对此持审慎态度(占比58%),担忧其可能对全球业务造成的不利冲击。鉴于全球接近半数的人口将受到选举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或将持续全年,并可能影响中端市场企业的国际业务规划。
为了抵御当前局势带来的挑战,中端市场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那些表现相对安全稳定的经济体,友岸与近岸外包策略因此备受青睐。企业领导者迫切希望能够精准识别并有效降低风险,更倾向于在稳定、可预测且受外部冲击较小的环境中开展运营活动。这种趋势促使贸易和投资决策逐渐偏向与本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而且这种选择倾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第三重 交通基建质量制约供应链连贯性,中端市场变中求稳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是中端市场企业在推动国际业务增长过程中面临的另一项重大考验(占比57%)。若相关运输基础设施质量较差,将严重制约贸易量的增长并削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近年来,许多国际公司在交货的时效性与预期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运输中断不仅增加了额外的成本负担,还加剧了供应链下游交付问题的复杂化。因此,企业正积极构建更稳固、安全的供应链体系,将重心放在提升供应链质量、增强贸易伙伴的可靠性以及确保交付的一致性上。此外,可持续性也已成为衡量基础设施质量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
当前,关于产品原产地、劳动力素质以及经济与环境因素的讨论正不断深化。这些讨论与ESG议题紧密相连,共同促进了对更高品质与稳定性的追求。中端市场对此反响积极,其关注点已从单纯的质量评估扩展到稳定性和可靠性上。这一转变表明,唯有那些能够确保供应链连贯性的高质量基础设施,才能降低运营风险并提升整体业务品质。
第四重 资金短缺成发展阻碍,企业乐观态度逐渐显现
近年来,全球经济受到高度不确定性的影响,全球冲突的加剧、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能源市场的波动引发了高通胀,而这一状况又反过来导致全球GDP的下滑,总体需求受到抑制。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多国中央银行纷纷上调了利率,却无形中加剧了借贷与偿债难度,使得中端市场企业的资金获取受限。在借贷与流动性受限的背景下,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项目优先级,部分项目因此被搁置。
尽管中端市场企业对资金短缺问题存有忧虑(占比57%),但其乐观情绪正稳步回升,对全球商机的投资兴趣也随之高涨。报告显示,企业普遍对经济前景持积极展望,坚信全球经济形势正在好转,其产品和服务需求将会上升。这种乐观预期与确定性相交织,正成为推动企业加大投资的关键力量。此外,经济指标也显现出资金短缺的瓶颈有望逐步缓解,预计利率将下降,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中端市场企业将在历经一段相对谨慎的时期后加速全球市场的拓展步伐。
第五重 供应链与采购系统挑战凸显,成本效益与可持续成为焦点
在全球中端市场,高达55%的企业管理人员将供应链和复杂的采购系统视为阻碍其国际业务扩展的五大关键要素之一。在做出国际供应链决策时,企业优先考虑成本效益(占比54%)和可持续性(占比39%)。当前的通胀环境及较低的增长预期,可能是促使成本效益成为核心考量的主要原因。尽管多数经济体的通胀率处于较低且稳定的水平,但这并不表示价格一定会下降。鉴于全球市场竞争态势的加剧,中端市场企业不得不聚焦于提升成本效益,促进未来投资,并实施灵活的定价策略。
与此同时,消费者与监管机构对供应链的审查日趋严苛。尽管在很多地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尚未成为强制要求,但为彰显透明度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ESG报告正迅速成为最佳实践。
为了缓解供应链端的压力,中端市场企业在全球化运营过程中采取了精细的成本控制措施,并倾向于选择更为熟悉的地区进行业务布局,并通过将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放置在稳定且抗干扰能力强的管辖区来降低风险。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也是在精心规划自身增长策略,提升供应链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以技术与人才投资破解国际市场拓展障碍
综合分析上述情况,企业在推进国际业务扩张过程中遭遇的诸多制约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高度关联。例如,地缘政治的突发波动很可能触发供应链的连锁反应,进而影响质量或削弱全球融资的可得性。然而,中端市场凭借其独特的投资方式,将缓解乃至降低这些限制所带来的冲击。
中端市场企业在技术与人才方面的投资意愿显著,分别达到了66%和58%,这两项投资几乎能缓解各类制约因素所造成的压力。具体而言,在全球业务扩展时,企业管理人员强大的本地整合能力,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洞悉并适应监管要求,从而在面临环境限制时,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一半的中端市场企业(占比52%)正积极寻求国际业务的拓展,这无疑传递出积极信号。数据显示,高达92%的中端市场企业表示,他们已充分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这说明企业不仅有推动国际发展的强劲动力,还具备了克服众多障碍的坚实能力。这种普遍的备战状态,结合积极的投资意愿,以及中端市场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整体适应能力,共同构成了其对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的众多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