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骨科手术都是“元气大伤”的大手术,不到迫不得已,很多人不愿意进行手术。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多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曹永平教授表示,随着人均寿命延长,骨关节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但骨科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就患者体验而言,骨科最大的变化就是疼痛少了,康复快了。
从几周到几天,骨科手术康复期大大缩短
“现在骨科倡导快速康复理念。”曹永平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以前全膝关节置换术大约需要四周才能下地走路,现在只需一到两周;如果是膝关节部分置换,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了。”
“之所以患者能够恢复这么快,背后是一整套快速康复的理念,包括综合止疼、微创化等。”曹永平教授介绍,“以前做完手术,患者疼痛明显,不敢下地,现在我们在手术的时候会在膝关节局部注射一些改善疼痛的药物,同时配合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口服止痛药等措施来缓解患者疼痛。再加上现在很多手术都是微创化,创伤小,整体上患者的体验有了大幅提高。”
“我们病房的好多老人都是病友推荐来的,之前他们不敢手术,看到身边人做完手术很快就康复了才放心来的。”曹永平教授谈到,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落地,很多老人对骨科治疗的接受度也提高了。
从鞋垫到机器人,骨科治疗遵循阶梯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曹永平教授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模型骨操作。受访者供图
其实,骨关节病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并不多。曹永平教授表示,“骨关节病大约95%的问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处理,只有不到5%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比如罗圈腿,患者腿部已经变形了,吃药是没办法让腿变直的。”
目前,骨关节病治疗总体遵循个体化和阶梯化原则,通俗来讲就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手术,手术能小做不大做。
曹永平教授介绍,阶梯化治疗中最基础的就是健康教育,并做好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出现疼痛之后,有很多改善疼痛的方式,有时候一个鞋掌或者一个鞋垫就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曹永平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以前北大医院旁边有个钉鞋的鞋匠,他经常让患者去钉个鞋掌,比如膝关节内侧疼了,可以在外侧钉个楔形的鞋掌,让膝关节外侧多增加些负重,就可以减缓内侧的压力。
“再进一步就要开始使用药物了,最主要的是消炎止疼类药物。还可以往关节腔内补充些东西,如玻璃酸钠类药物能改善关节内的滑膜和关节软骨的代谢;PRP(富血小板血浆)对关节软骨的修复、半月板损伤撕裂的修复起到一定作用。”曹永平教授表示,以上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才会考虑手术。“通过微创手术调整膝关节整体力线,可以改善关节症状。再严重的就要进行关节的部分置换,更换受损部位。最后才是全膝关节置换,把磨坏的关节软骨表面用金属面代替。如今,手术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骨科手术正朝着微创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从工匠到科学家,骨科医生要有全局思维
骨科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背后是医生的不断创新。曹永平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过去骨科医生常自我调侃是‘铁匠、木匠、泥瓦匠’,要有铁匠的力气、木匠的技术、泥瓦匠的手艺。但一个真正的好的骨科医生不止于匠人,更像一个科学家。”
“匠人的手艺是基本,同样是一个木匠,做一个小板凳,有的木匠做得非常精致、非常稳定,有的木匠做出来晃晃悠悠,这是最基本的技术水平的差异。”曹永平教授表示,“和木匠不同的是,医生一旦失手,病人可能一辈子都站不起来了。”
曹永平教授常常强调,骨科医生不能只有匠人的眼光,更要有科学家的精神,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利用干细胞治疗延缓关节退行性疾病是曹永平教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目前,豚鼠实验已经验证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但这项技术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还没有全面铺开,需要更多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曹永平教授说。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难题,曹永平教授也在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及医院开发研制带抗菌涂层的人工关节假体,试图使假体具有“先天”的抗感染能力。
“能够让病人站起来、走得稳,最能体现骨科医生的成就感。”这是曹永平教授专注科研的动力,也是公益的初心。
2013~2015年,曹永平教授作为主要执行人为新疆45例患有严重髋膝关节疾病的贫困患者进行了免费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通过民政部“明天计划”项目,为全国众多社会福利院的孤儿免费治疗关节疾患,使他们能够正常行走;此外,他还向贫困患者捐赠人工关节假体,做免费的关节置换手术。
“当年孤儿院年纪最大的那个小孩现在已经生二胎了。”曹永平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他和孩子们一直都有联系,看着他们结婚生子,像普通人一样幸福生活,会感觉作为一个骨科医生,很骄傲,也很值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