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融合物质环境、制度规范与精神风貌的综合文化现象。它涵盖校园建筑设计、景观、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及规章制度等,既包括外显的物质形态,又包含内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与传统习俗。校园文化塑造独特校园精神,通过课外活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竞争加剧,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才、塑造价值观的关键场域受到广泛关注。教育改革强调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育人目标的战略举措。同时,多元文化交融与信息化浪潮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挑战,亟需深入探究其演变规律与创新路径。
从多个维度深入探究校园文化的相关理论,有助于指导校园文化创新实践,优化育人环境,培育和谐校风,提升师生认同感与归属感,构建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态,以有效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校园文化的构成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当然地,也就构成了新时代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度融合中国实际与传统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形态。它强调价值取向的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全人类福祉的提升,倡导心灵自由、身体健康,旨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社会精神家园。
红色革命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推翻旧社会制度、建立新中国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它凝聚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包含对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意志,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它涵盖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标志性事件、文艺作品等,体现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积淀形成的智慧结晶与精神标识,以道儒文化为主体,涵盖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诸多领域。它体现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是民族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综合体现,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礼仪、科技等方面成就。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它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倡导和谐共生、尊师重教、家国情怀等价值理念。
这“三大文化”,是支撑当代中国文化优势的三大支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汇聚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构筑了当代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因此,各地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都以此为根本;同时结合当地实际,适当突出某一方面。
三、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来表现。
(一)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实体依托,它以实物形态直观地展示学校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景观:学校的主体建筑、特色设施、园林绿化等构成独特的校园景观,其布局、风格、装饰等往往蕴含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和审美追求,如庄重典雅的教学楼体现对知识的尊重,富有创意的艺术雕塑展现创新精神。
2. 环境布置: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宿舍、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内部环境,通过标语口号、名人名言、学生作品、荣誉墙等装饰,营造积极向上、学风浓郁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3. 公共设施:包括各类功能区域标识、导视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如饮水机、休息座椅、垃圾桶等),它们的设计与维护状况既关乎校园生活的便利性,也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与管理水平。
4. 校徽、校旗、校服:作为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校园文化的视觉符号,鲜明地传达学校的历史底蕴、办学宗旨、精神风貌,增强师生身份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综上所述,校园物质文化以其具象、直观的特点,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空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内凝聚共识,对外展示形象,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二)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规范层面,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并被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规章制度及组织机构体系,它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塑造、引导和约束校园成员的行为。
1. 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章程、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规定、教职工行为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等,这些成文制度明确了校园内的权利义务关系、行为准则及奖惩机制,保障学校运行有序,维护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2. 组织机构:学校设立的教学、科研、行政、党团、社团等各类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分工,体现了学校治理结构、权力分配和决策机制,对校园活动的开展、资源的调配、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指导和调控作用。
3. 仪式庆典: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校庆活动等校园重大仪式与节庆活动,蕴含特定的程序、符号和意义,既是学校历史传统的传承,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增强师生归属感与集体认同。
4. 行为习俗:即校园生活中约定俗成、广泛认同且未明文规定的习惯做法、礼仪规范和人际交往模式,如尊师爱生、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团结协作等校园风尚,无形中塑造着校园精神风貌和人文氛围。
综上,校园制度文化通过规范、引导、激励与约束等功能,构建起学校特有的秩序与规范体系,为校园精神文化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三)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实践层面,是师生员工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的日常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人际交往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教风、教学方法、敬业精神,以及学生的学风、学习态度、创新能力,构成了教育教学的核心行为文化,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2. 公共道德行为:师生在校园内遵循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如尊师重道、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环保节约等,体现学校德育成果和社会责任感。
3.社交互动行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冲突解决、志愿服务等社会交往行为,展现出校园的和谐氛围、协作精神和公民素养。
4. 特色活动行为: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文体竞赛、社会实践等校园特色活动中的参与热情、创新表现、竞争合作等,凸显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观念文化
校园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师生群体共同持有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理念:学校对教育本质、目标、路径的独特理解与坚持,如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等,指引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向。
2. 价值观念:学校推崇的核心价值观,如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公平正义、社会责任等,塑造师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 思维方式:学校倡导的理性思考、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问题解决策略等,影响师生面对问题时的分析与应对方式。
4. 理想追求:学校弘扬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志趣、个人发展等理想抱负,激发师生的学习动力和人生规划。
校园观念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内化为师生的信念与行动准则,对校园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
四、校园文化的意义与成果
好的校园文化,是把这一个个写在书本上的文化符号激活起来,再现出来,弘扬开来。走在这样的校园,好像看到的是一条条文化长廊、一个个文明渊薮、一座座精神高地,让学生的心智在醍醐灌顶里受到启发,让学生的情操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一)塑造人
校园文化对学生品格的影响深远,通过校训、校风、德育活动等载体,传递诚信、公正、责任、尊重等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校园文化中的英雄人物、杰出校友事迹等,成为学生道德楷模,激励他们追求卓越,积极向上。同时,校园文化也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各类艺术节、音乐会、画展等活动,以及美学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在欣赏与实践中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形成敏锐的审美眼光和丰富的艺术情感。此外,校园文化还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丰富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课程及讲座、读书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社会价值,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广的文化视野。
(二)熏陶人
校园文化对师生情操的熏陶体现在,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尊师重教、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良好风尚,使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高尚情操的洗礼,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规范。同时,校园文化对校园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它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活跃的创新氛围和温馨的人际氛围,使师生在其中感受到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增强校园凝聚力。此外,校园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和谐起着润滑剂作用,倡导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模式,使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增进理解、深化友谊,形成和谐融洽的教育共同体。
(三)引领人
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方向的引领主要体现在,通过明确的办学理念、特色的校园精神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校园文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则表现在,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推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变迁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更进一步,校园文化还对社会文化产生引领与示范效应,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塑造了一批批具备高尚品德、深厚学识、创新精神的社会栋梁,而且通过开放日、社区服务、文化交流等形式,将校园文化辐射到社会,影响公众观念,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打造富有特色、底蕴深厚、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形象与社会影响力。为此,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构建科学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应立足于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与实施路径。顶层规划需涵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大维度,形成系统性、前瞻性的设计方案。其中,精神文化是灵魂,需提炼并弘扬反映学校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念;制度文化是保障,需建立健全规范师生行为、维护校园秩序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文化是显现,需倡导文明礼仪、健康生活方式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物质文化是载体,需优化校园环境布局、建筑风格、标识系统等,使之成为文化符号的生动展示。通过顶层设计,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二)推动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等构成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独特素材与广阔空间。学校应主动对接地域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将其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例如,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举办地域文化主题讲座、展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进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培养乡土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同时,鼓励师生参与地方文化保护与创新项目,推动校地合作,使校园文化成为传承、弘扬与创新地域文化的重要平台,实现双向互动、共生共荣。
(三)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
面对新时代青少年多元化的兴趣需求与信息获取方式,校园文化活动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与实效性。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虚拟现实等,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体验空间,开展云展览、在线论坛、直播讲座、虚拟实践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校园文化辐射面。另一方面,丰富活动类型,兼顾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举办学术沙龙、创新创业大赛、艺术节、体育节、社团嘉年华、志愿服务周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此外,注重活动的主题策划,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热点,如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公益慈善、国际交流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综合素质。
(四)提升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与参与度
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同与积极参与。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情感共鸣。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推广,利用校报、网站、社交媒体、公共空间等媒介,展示校园文化成果,讲述文化故事,弘扬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其次,强化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将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形成文化自觉。再次,搭建师生文化共创平台,鼓励师生共同策划、组织、参与文化活动,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文化自信。最后,完善文化激励机制,设立文化奖项,表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综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地域文化融合、活动创新、认同与参与度提升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滋养师生心灵、凝聚发展力量、展现学校魅力的重要源泉。
(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4月25日,ICIC2024国际化妆品创新大会ICIC AWARDS颁奖晚宴在上海隆重举行。ICIC AWARDS的盛大举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