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网络越来越普及,文娱行业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影视综三栖的好作品相继成为热点话题,在大街小巷流传度甚广。今年,伴随着线下演出的复苏,热情的大众更是把文娱事业推上了一个新高潮。
随之而来的,还有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孩子追星,不好好学习,怎么办?
追星本来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但是倘若盲目追星,影响学习,就需要引起家长注意。
今天,西安曼朗心理就带大家看看什么是追星、什么是盲目追星。
什么是追星?怎样算“盲目”?
依稀记得,将近20年前的《超级女声》掀起了国内第一波的选秀热潮,也正是这个时候,粉丝文化变得非常流行,应援、举灯牌、投票等活动一夜之间风靡全国,粉丝有自己独特的称呼,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释义是“迷、狂热爱好者”。伦敦大学的Price 和 Robinson(2016)在发表文章中把“粉丝”定义为:对特定人产生巨大兴趣或赞赏的人。而“追星”指的是:对偶像的崇拜行为,往往是因为对明星的羡慕、敬佩、或欣赏的情愫(姚慧珍,2008)。
根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半年内未成年人的上网率达到了99.9%,甚至高于全国的互联网普及率(73%)。由此可见,青少年已然成为了互联网居民主力军。2020年,《半月谈》杂志社发布了“青少年追星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42.2%的青少年在相对比较早的时间接触到了“追星”,几乎从小学开始;52%的青少年在长期追星,基本都达到3年及以上。
2021年,中国青年报发布了针对青少年追星花费的调查结果,受调查的1616名青少年中52.8%每月追星花费在100元以上,而50.5%都是瞒着父母在进行,25.3%的青少年每月花费300-500元,还有7.4%花费在500-1000元。不难发现,追星的青少年基数是很庞大的,甚至有许多在自己毫无收入的情况下用生活费来追星。也因此,“孩子追星”也成了许多家长需要重视起来的现象。
孩子追星到底要不要管呢?
西安曼朗心理的咨询师认为,虽然青少年追星在社交媒体口中通常扮演着不正义的角色,仿佛是妨碍学习的最大敌人,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孩子追星其实会起到积极作用,偶像可以是他们欣赏、崇拜的对象,是他们努力的目标。对于一些迷茫的青少年来说,偶像就像一座茫茫大海上的灯塔,是指引他们前进方向的启明星。所以,判断“需不需要管”的前提是区分“理智追星”和“盲目追星”。
那“盲目追星”到底该如何界定呢?
学者王淑清和叶松庆在《当代青少年盲目追星群体的价值观现状与引导》(2016年)一文中提出了对“盲目追星”进行界定的三个标准:
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青少年的主业通常都是学习,可如果追星已经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影响到了学正常学习,那就可以被理解成“非理性追星”,也就是“盲目追星”。比如:花费大量时间为偶像“投票”、“打榜”而无法完成作业,逃课去参加偶像的活动,或者上课无法专心等。
②不理智消费:如果追星的花费已经达到了不在理性范围的程度,或者影响家庭正常生活,也是可以被归为“盲目追星”的。例如有的孩子为了“冲销量”重复购买好几张专辑,或者不顾家庭经济能力购买一切和偶像相关的物品。
③盲目崇拜:一些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偶像无比完美,任何言行都是正确的。这样的错误认知也是盲目追星的一个表现。在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推动下,孩子们会热衷于模仿偶像的任何行为,即使他们的行为是不健康的,比如说脏话或是抽烟等。其次,有这样盲目崇拜的孩子在面对外界对偶像的负面评价或新闻时会坚信是”诽谤"、“污蔑”,也更容易看似"无脑”地跟风参与“维护”偶像的骂战中。
西安曼朗心理咨询师提醒各位家长,有了以上这几种特征的追星,大概率可以被定义为“盲目追星”,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
根据以上这些特征,不难想象盲目追星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或是行为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青少年往往价值观不完善、不稳定,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此刻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崇拜的偶像做出了不健康的言行举止,或是发表了不得当的言论,处于不成熟阶段的、盲目追星的孩子们可能会倾向于模仿,从而习得不良的价值系统。
其次,对青少年的学习及现实社交产生负面影响。
就像上文提到的,如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追星,可能导致孩子们在其他重要事务、个人关系或社交互动中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升级、现实社交及家庭关系等。
再次,“不花钱就不是真爱”等信念带来的现实影响及行为问题。
大量花钱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有些盲目追星的孩子的价值理念是:“不花钱追星就不是真爱”,可是难以拥有收入的青少年们很可能会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最后,盲目追星时容易陷入意识狭窄状态,引发不良后果
盲目追星时,可能导致孩子无法理性地思考其行为和言论,导致追星者对明星的缺点视而不见,只关注其优点,甚至对批评明星的言论抱有敌意。因为“维护”偶像,不理智的青少年们很可能与他人产生争执,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这种现象对孩子身心发育和社会秩序都不利。
如果家长对于青少年成长中产生的厌学拒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存在疑惑,欢迎地*图搜索西安曼朗心理医院或西安曼朗心理诊所,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