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柯城区依托南孔文化底蕴,以“微改造 精提升”这篇大文章为主要抓手,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工程、乡村旅游升级工程等载体充分运用到乡村振兴过程中,激发乡村的新动能、新活力和新气质,以“绣花功夫”实现乡村文旅融合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出柯城特色的“千万工程”示范样板,走出一条文旅融合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推进文化产业赋能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余东村依托农民画产业,借助“微改造、精提升”机会,深挖农民画的文化资源、旅游价值和产业核心,通过山海协作、村企合作,持续发展文创、研学、旅游等农文旅融合业态,近年来打造文创、研学、露营、采摘等农文旅融合产业40余家,吸引游客80多万人次,带动产业收入2000万元。
坞石村以红高粱农耕文化产业为主题,在“微改造、精提升”期间,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持续开展消灭“赤膊墙”工作,100余栋农房外立面免费换上“新衣”。同时,坞石村利用党建联建优势,打造集文旅餐饮、研学体验、数字酒窖等功能于一体的红高粱共富产业园,以红高粱农耕文化为基础,改造提升古建筑,融入高粱文化元素,布局村播主题展厅和农耕文化产业园能功能区块,配套打造红高粱主题广场、围炉煮茶等场景,让农耕文化成为赋能美丽乡村产业兴旺的新动能。
秉持“以文为魂”理念,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
“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在景区、度假区等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柯城区增点扩面,将工作视野投向乡村振兴领域,以文旅融合、“以文为魂”的改造提升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风貌气质。在妙源、茶铺、沟溪、严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重要点位建设上,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文旅业态提升、公共服务提升、风貌改造提升等内容,做好特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场景植入,在创造性继承赵廉孝文化的同时,梳理节气文化、金庸武侠文化、西安高腔戏曲文化、农民画文化、陶瓷文化等特色乡土文化,形成“以文为魂,百花齐放”的特色文化乡村发展模式,在壮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乡村生活品质提升中,也为塑造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
在“微改造、精提升”过程中,柯城区充分将区内文化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过程中,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气质。通过乡村艺术季、非遗项目展示、沉浸式文化场景体验等方式,将柯城竹编、柯山点茶、衢州白瓷、衢州古琴、柯城手工编织、柯城太公画绘制技艺等文化和非遗项目带入乡村,让村民和游客更好地领略柯城的文化魅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优化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麻蓬村深挖金庸武侠文化特色底蕴,在原有“龙门客栈”“温家堡”的基础上,打造金庸武侠文化主题公园盐帮码头、共享食堂、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等十多个项目。深度融合“小说-武术-民俗”三大文化,依托生态人文景观,开发稻渔立体种养模式,打造集稻虾共养、初级加工、农业科研、休闲观光、研学体验于一体的“共富工坊”,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每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超100万元。
柯城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将农村原本闲置的榨油厂、年糕坊等乡土设施流转,打造融入二十四节气元素的民宿、春糕风情馆等文旅设施。以文化为牵引,以环境改造、主体引入、业态植入、农民参与等为驱动,“微改造、精提升”在柯城乡村振兴过程中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价值,把文化元素注入乡村发展,让乡村文旅有特色、有品位、有情怀的同时,推动乡村文旅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让乡村旅游成为柯城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