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及再住院率高等特点。据统计,我国目前心衰患者超过1200万,且患者数量正在逐渐增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近日,全球心血管领域“天花板”级别的盛会——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心衰为关注焦点,吸引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3万余名专业人士参会,贡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李新立教授汇报QUEST研究结果
研究成果亮相国际舞台,为心衰治疗注入“强心剂”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李新立教授受邀参会,并在ESC 2023 HOT LINE-2专场首位发言。他作为芪苈强心胶囊系列研究主要研究者,向全球公布了中国QUEST研究(中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最新结果。
这是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第一个随机、双盲对照的硬终点研究,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衰标准治疗,可显著减少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心衰恶化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为改善慢性心衰远期预后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优化临床合理用药方案提供了高质量临床证据。
心脏“电量”严重不足,中药加持稳定“续航”
年近六旬的贾先生是此项研究获益的患者,他因为反复的胸闷严重影响了生活,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诊断为严重的“心衰”,并且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疾病。在多次就诊及调整药物之后,情况仍然没有好转,他慕名来到了李新立教授的门诊。
团队对贾先生进行了详细地评估,心脏超声提示他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仅为35%,出现全心增大并左室壁运动减弱等症状。冠状动脉CT提示有冠心病;LAD(左前降支血管)中段心肌桥(纵深型);左房左室增大等问题。
李新立教授为患者查体
李新立教授表示,该患者反复胸闷气促,活动受限,除了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外,合并有冠心病、瓣膜病及心功能不全等问题,考虑为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这表示贾先生的心脏“电量”已经严重不足。
在通过进一步的容量管理及优化抗心衰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李新立教授团队给患者加用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目前进行规范的随访,心功能得到改善,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好转,并可进行日常活动,少量劳动,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多年持续研究,证实中药治疗临床应用价值
李新立表示,目前心衰的治疗主要分为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中,国际指南推荐使用的药物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新药或新的治疗策略来打破这一困境。
基于络病理论研发的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于2004年问世,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研究。2013年,受中国心血管病分会心衰学组委托,在高润霖院士、张伯礼院士及黄峻教授的指导下,由李新立教授主要牵头完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结果显示,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可使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一步降低,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上述替代终点结果阳性的基础上,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李新立教授团队继续牵头开展了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QUEST研究),以心血管死亡率与心衰恶化再住院率为主要研究终点,评估在心衰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李新立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此次QUEST研究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33家医院进行。结果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可将心衰恶化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这一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22%,(其中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下降约24%,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17%),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并降低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包括全因死亡、复合终点事件(心衰恶化放弃治疗、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恶性心律失常等)、NT-proBNP下降等,为改善慢性心衰远期预后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且安全性表现良好。
该研究得到了国际同道的高度评价:获得了一种可能被中国数百万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的传统药物的科学严谨的证据,证实了芪苈强心胶囊可显著降低HFrEF患者MACE(心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风险,并再次确认了药物的长期安全性,提高了中国传统药物临床证据水平,为传统医学设置了临床证据的新标准。(于丹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