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大众对保护民间文学的关注度,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7月16日—7月18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青微寻蝶,风雨共济”实践团队奔赴济宁市,考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民间文学梁祝传说,了解其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整个社会实践团队由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社会工作学等各专业组成。作为新时代青年,每个人都努力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将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上,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端本源以正人心,崇义节以利天下”。7月16日,实践团一行来到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首先,在马坡镇团委书记杨坤和青工委副主任王广鹏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来到位于马坡镇的明代墓碑前。
图一 实践团队成员与志愿者跟随政府工作人员前往梁祝墓。通讯员 谭阳阳 摄
图二 马坡镇青工委副主任王广鹏在向同学们介绍梁祝墓的相关知识。通讯员 杨坤 摄
近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青微寻蝶,风雨共济”实践团队前往济宁市微山县,了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梁祝传说的发展现状,开启了以”保护民间文学,振兴乡村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这块墓碑为圆头碑,高1.84米,宽0.84米,碑上没有雕龙画凤,活灵活现,而是周边用合去雕镶,上刻楷书文字26行,正文758字,全文共841字。在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途径于此,奉旨重修。其所立墓碑于2003年出土,随即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2013年10月,梁祝墓地正式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济宁市民间文学《梁祝传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证,马坡梁祝墓碑是中国十处梁祝墓中唯一有文字记载“梁祝”故事、且内容比较详细的碑,也是刻立时间最早的一块碑。它的发现,为学界关于梁祝传说起源地的争论提供了重要证据。
接着,在马坡镇人民政府参加梁祝文化专题座谈会,由梁祝文化资深爱好者吴琦先生向同学们介绍梁祝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人证、物证、俗证和地名证四个方面阐述了梁祝文化发源于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的真实性和传承性。除此之外,吴先生还向同学们阐述了梁祝传说的文化内涵,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提倡的是求知,推崇的是孝道,歌颂的是生命,追求的是爱情。现如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生活在文明和谐的社会里,对“梁祝”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全面,同时应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也积极向吴先生请教,关于当代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保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图三 实践团成员在马坡镇人民政府听梁祝文化资深爱好者吴琦先生讲解梁祝邮票的演变过程。通讯员 杨坤 摄
随后,实践团一行继续参观梁祝文化产业园,从历史的角度完整地了解了梁祝传说的发展演变,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马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与实践团成员一起在梁祝墓前合影留念。
图四 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马坡镇梁祝文化产业园,了解梁祝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讯员 杨坤 摄
图五 三下乡“青微寻蝶,风雨共济“实践团与马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梁祝墓前的合影。通讯员 王博冉 摄
7月17日,实践团一行来到济宁市博物馆,搜集有关梁祝传说的相关文献资料。据资料可查,“在唐代邹县马坡(今属微山县)就建有梁祝墓及祠堂;元代时峄山上也建有梁祝祠;明代学者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孔庙有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清康熙十一年修的《邹县旧志汇编》记载:“梁山伯祝英台墓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峄山志》记载:峄山上有“梁祝读书洞”、“梁祝泉”、“梁祝读书处”等遗址。至今峄山梁祝读书遗址尚存;马坡乡梁、祝、马故居村庄和家族后裔尚在。“
图六 博物馆二楼济宁风俗展厅内有关梁祝传说的资料记载。通讯员 谭阳阳 摄
图七 实践团成员在济宁市博物馆前合影。通讯员 马凌艺 摄
为了验证所查梁祝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7月18日,实践团一行特地前往济宁市邹城县峄山风景区和曲阜市“三孔”风景区,寻找文献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书处。
图八 梁祝传说中的“峄阳书院”,现存于济宁市邹城县峄山风景区内。通讯员 马凌艺 摄
图九 文献中的“梁祝读书洞”,经后人整修后现存于济宁市曲阜市孔府内。通讯员 曹吉妮 王琦 摄
图十 实践团成员在孔林门前合影。通讯员 刘玉笛 摄
“云海苍苍,江水泱泱;文化之风,山高水长。”济宁,这座城,悄悄记录了1200多年的文化历史。它是春秋走来的孔孟之乡,是梁祝化蝶中的记忆之城,也是无数生命叠加的精神之城。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它被不断雕刻琢磨,西周赋予它名字,盛唐给了它庄严,明清让它有了记忆。在新时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如夏日里的野草,在风的希望中蔓延。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文化传播学院“青微寻蝶,风雨共济”实践团前往济宁市实地调研。这次活动,对于实践团成员来说,是第一次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深刻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品悟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此期间,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成员们始终秉持不放弃、不抱怨的态度,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理念指导行动,用行动丰富认知。印象最深的是之前在采访梁祝专家时,专家指出:“老一辈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而年轻人对这方面关注度又比较少,咋们民族的传说很快面临着文化传承断代的问题。”基于上述非遗保护现状的痛点问题,实践团认为:一方面,要继续提炼、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在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非遗文创产品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助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吸引更多社会群体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时代青年,应努力学习好专业课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所学知识为解决社会热点问题贡献出一份力量。只有拥有了深厚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好地深入基层、了解基层,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唯有此,青年人方能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青微寻蝶,风雨共济”社会实践团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