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科学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邀请了7位大咖对此进行了深度探讨。
西方哲学家罗素曾说:“科学本身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引起变革的力量。”
科技带来的红利就像一支响箭,不仅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也预示着思想变革的到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来看,历史上很多学术思想兴盛期都有科技的前提,近代诸多思想家也是在此环境中产生。
如今在化妆品行业,科学的地位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国内品牌也经历了一场由科学进步带来的“思想进阶”。在流量焦虑的大背景下,品牌们开始寻求“品牌升级”,从纯粹的技术派向更高的维度转型,以建立健康的品牌科学生态为终极目标。
品牌科学生态就是要基于前沿的基础研究,协同高校、皮肤科医生、红人KOL等不同的角色,进行多学科、跨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树立科学品牌形象,打造完整的科学证据链。
其中,高校在最前端的基础研究层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最佳时机是什么?高校和企业双方分别如何看待产学研合作?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什么?
在聚美丽主办、纽西之谜总冠名的“南洋论剑暨第三届中国皮肤科学百人论坛”上,由巢归研究院创始人 、美白抗衰领域资深科学家刘学东主持的深度对话,围绕着《品牌&高校共创型合作生态打造》的话题,与高校、企业方的研发人员共同探讨行业共创科学生态的背后逻辑。
此次对话的参与嘉宾包括:贝泰妮集团副总裁王飞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张嘉恒、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特聘研究员何旺骁、上美股份科研副总裁李维、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日化行业产学研转化基地执行主任张全红、溪木源高级研发总监张建华。这7位大咖针对上述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以下为对话实录:
企业+高校的最佳合作时机已经来了
现如今,技术在行业内的地位越来越重,品牌都在关注技术的挖掘和商业转化路径,希望能将前端的基础研究资源与品牌整个发展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然而,跨越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大山”必定要经历重重障碍。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依然面临两类困难:一是如何保证高校技术研究成果的落地;一是如何科学推广并商业变现。大家可能普遍认为,高校与化妆品企业的距离相对比较远,即使将高校研究形成了品牌的核心技术,但技术的科学传播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成功公式。
那么首先,从企业的视角来看,企业发展到哪个阶段会意识到要与高校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具体又遇到过哪些困难?
2020 年,贝泰妮集团将研发中心升级为“贝泰妮研究院”,并从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出发,分别成立了特定的研发中心:
1、特色植物研发中心:基于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创新原料;2、功效性护肤品研发中心(涵盖基础研究、原料、配方制剂、产品研发、消费者观察等);3、医疗器械研发中心(聚焦于II类和III类医疗器械以及医美注射类产品的研发)。
事实上,产学研的结合已经是行业的大势所趋。
对于新锐品牌而言,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新锐。一类品牌最初的定位就是“科技赋能”,所以他们会和很多高校合作,由此获得了科研合作、专利成果的基础;另一类是原先不具备科研基础,发展阶段进入“乏力期”的品牌,他们需要寻求高校、大学教授的背书,以加持品牌科技力。
企业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是一个长周期、长投入的过程,与高校进行合作最有可能快速缩短研发周期。
从内部科研体系来看,上美股份搭建了中国和日本两个科研中心,日本研发中心主要进行配方研究,并且与日本高校合作进行前端的基础研究;中国研发中心则主要针对产品应用研究,同时也设立了基础研究的部门,用于开发新原料、新技术、新剂型等。
我对于企业与高校共创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一、公司内部的科研能力要跟学校相匹配,并且对技术有自己的预见性和判断能力。对于一项针对性的研究,双方共创的占比约为80%(企业)+20%(外部合作)。
二、合作对象的选择非常重要。企业要找到符合自身研发需求,与研发项目密切相关的高校老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动研究成果落地在产品应用中,这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所在。
达到了足够规模的企业一定要向高校寻求独创性的合作。高校与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成本的事情。科研的常态就是具备很强的商业转化不确定性,即便投入很多科研资金也不一定会有结果。所以,独创性的科研成果需要成规模的企业从中起到推进的作用。
而对于正处于中早期,想要得到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说,基于高校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贝泰妮集团和上美股份的企业规模已经比较大,并且研发历史也比较长,在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过程中,大规模企业更有能力去推动和高校之间的合作。而对于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品牌而言,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及资源积累去推进产学研。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这类新锐品牌与高校合作是否就只意味着背书?他们又有哪些期待以及又是如何展开合作的?
溪木源在成立初期已经在布局产学研合作。2021年,溪木源母公司诺德溯源与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成了战略合作。目前,溪木源正在与7家高校和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产品共创。
作为一个新锐品牌,溪木源坚定选择与高校合作的原因其实有两点:首先,化妆品是一个交叉学科,融合了化学,物理,生物,皮肤生理学,消费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知识。在信息爆炸时代下,没有一个主体能够做到在所有细分研究方向都十分精通。这就成为品牌要吸纳高校人才,汇集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前提。
其次,从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态势来看,国家对基础研究、科研人才越来越重视,高校拥有着庞大的人才资源库,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可以说,国家为化妆品企业产学研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品牌自然也应当积极推进这件事。
我们认为,品牌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推动。
1)消费者需求洞察。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市场导向驱动的行业,所以要回归消费者本身的需求;
2)技术洞察。我们需要理解行业的研究动态,通常大量的文献和专利分析,理解化妆品行业最新的前沿研究处于怎样的地位,然后基于需求和技术的洞察,筛选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产品研发的共创。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座“大山”
总体来说,企业端在进行所有的合作形态之前都应该考虑两个因素:“以消费者为核心”和“以技术为驱动力”。可以看到,行业开始注重功效护肤,注重竞争性,然而,不管是营销模式的竞争,还是技术先进性的竞争,最终都要回归到消费者端口去验证。
而从技术角度来看,技术洞察一方面对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品牌也需要从前端研究中筛选出适合的成果进行转化。因此,品牌一定要具备技术脉络,寻找与之匹配的前端研究资源,方能事半功倍。
然而,真正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必定会面临很多困难。那么,在高校老师的视角中,与企业的合作真实存在着哪些难点?高校老师对校企合作有着怎样的期待?
在我看来,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分为两类: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
1)市场导向型
有一些企业向我们寻求合作,希望能将市场上比较火的活性原料,通过技术迭代和升级,降低原料生产的成本,比如利用合成生物工艺生产麦角硫因。以前进口原料的成本相对较高,通过筛选开发工艺“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化妆品企业的主要诉求。
2)技术导向型
高校及其研究团队本身拥有“0→1”的原创性技术,他们其实非常希望能把这类原创技术推广出去,寻找品牌方的“伯乐”进行合作。
但是在这类技术上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个对于先进技术的识别能力上,再一个是目前大部分国内品牌企业不一定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特别前沿的技术会保持着一定观望的态度,相反很多国外品牌公司对于新技术的敏锐度非常强。
而对于企业来说,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一项全新的前沿技术或成分要的到市场认可和普及必定要花费很大的推广资源,而且未来能否保证这项技术的独占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曾经,我在和第四军医大学教授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金岩教授交流的时候,他提到一个观点:技术最终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这些前沿的科技成果应该尽快让整个社会认知。
为什么相比于药品,化妆品领域可以更快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的属性。
在安全性的维度上,化妆品的使用频率更高,因此在安全性评估范畴当中,化妆品的很多标准应当比药品更加严格。
从功效的角度来看,药品整体研发所需的临床试验周期特别长,比如治疗肿瘤要考虑肿瘤的生存期,光是II期临床试验就要花很多年的时间。而化妆品的评估时间周期相对更短,因此更能够快速实现前沿技术的转化与落地。
但是,现在很多高校或许对于化妆品的认知度并不高,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化妆品是非常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场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心更多放在药品和器械的开发之上,这可能是企业与高校合作中碰到的主要瓶颈之一。
在化妆品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政策方面、评价体系等等。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困难正在被逐一击破,化妆品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的人,他们领导高校知识成果快速落地到化妆品市场,给中国化妆品打上科技属性的标签,也为国货化妆品带来了新的机遇。
所有的技术在化妆品实际应用方面,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其次追求功效,而功效验证在化妆品行业,相对快速且直观。因此,化妆品相对来说能够更快地将创新技术推向市场。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挑战,比如,目前化妆品行业格局中需要更多既懂研发和技术转化、又懂企业的人,需要大家进行更多的融合与共创。相信在这个方面,张全红老师会有更多体验。
大约三年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国内大学30万+个科研项目投资了上千亿。这些项目都属于国内独创、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但市场上能看到的产品、消费者能感受到的产品寥寥无几。最终,这些科研项目只能积累成论文。这就是现在很多高校成果的现状。
所以,国家一直希望推动产学研的改革。原来的产学研其实更多是停留在校园里,停留在论文层面上,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我们一定要通过学习,不断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机制。
从国外大学产学研体系来看,他们设立IP Office,包括知识产权和所有的科技成果转化,都会用一个商业化的方式与市场对接,这其实是一个市场“翻译”的过程。事实上,交大已经在产学研体制上进行了一些革新,我们也设立了知识产权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由学校出面与企业对接知识产权共享。
目前,交大已经在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成功孵化了很多上市公司,上市校友企业已经超过了500家,但是在化妆品领域才刚刚开始。交大的重点方向原本一直是大工科,相对来说对轻化工的关注较少,这是交大第一次面对大消费领域,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交大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成果,赋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与交大合作能够给化妆品产业带来一些帮助,首先最直接、最快见效的就是IP的赋能。国货护肤品牌玉泽最初就是和交大附属医院瑞金医院皮肤科联合开发的,现在这个品牌的规模已经很大了,我们希望交大能够再创造出几个像玉泽这样的品牌,我们就很自豪了。
如何搭建健康的合作生态?
从张主任的观点中可以获取到两个信号。首先,国家在产学研上的扶持和政策引领,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同时高校也非常鼓励产学研,有很多现成的高校成果正在借助张主任这样的平台,逐渐开始关注化妆品领域了。我们也希望将这些前端研究成果推向更多的企业家和品牌方,让这些研究在未来与消费者见面。
其次,在整个产学研合作生态当中肯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刚才张主任提到,有很多成果最终都没有实现落地。
从另一个维度来探讨,企业端、高校和研究所端都拥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在成果转化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题。
1)在供应链端,面临的困难包括:成果落地的方式、产业化进程、实验室阶段和生产环节中的难点、终端产品配方应用的不确定性等。
2)在功效验证上,一种活性原料的细胞试验、皮肤测试、临床测试、皮肤模型甚至在消费者测试环节,数据可能都是完全不一致的。这就使得一些前端研究的落地过程,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好的研究在实际应用场景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好效果。
3)整个行业环境以及政策大环境都鼓励产学研合作,企业需要一定的背书,而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共创出完善的研发模式。但企业与高校、研究所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区别。
下面请大家基于自己的经验,各自分享一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思路。企业和高校的期待如何碰撞在一起?怎样能长久地保障产学研合作生态的落地?
首先,企业需要“量体裁衣”。找到与当前发展阶段匹配的高校,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技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赋能。
其次,多读文献。很多高校的技术都是从文献实力中展示出来的。从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应专业领域最顶尖的科研院所,再进行相应的合作。
最后,科研合作计划书的签订需要被重视。明确的研究目标、交付物、研发周期、产业化要求,对合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很多企业想和高校合作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很多都停留在专利和论文的合作上,对于科技成果是否能真正用在产品中,以及产品开发的成本控制,这些都没有考虑进去。没能走到“最后一公里”,这是比较遗憾的事。
此外,高校和企业双方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协同两个团队,定期从项目立项开始进行整体推进,全程参与跟进项目的进度,在规定的时间点达到产品目标。
我认同飞飞所说的,企业与高校合作需要有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一点非常关键。对于高校来说,首先要了解企业的诉求,和所需技术;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甚至可以和高校合作,直接针对某个项目,定向地从大学培养工程型人才,将大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真实诉求之上。
我始终认为,当前一些高校的在前沿技术研发方向和品牌实用诉求之间存在不同频的现象。高校发表文章追求的是实验性能最佳。比如,我一个朋友做出了世界上最黑的碳材料,并且发了高分文章,但是这个材料的加工成本很高,根本没办法实现产业化。
国家在倡导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工作除了要发表期刊之外,需要多和应用层的人群多接触,要考虑产业化,市场化等落地可行性的问题,考虑企业端的诉求,与企业共同攻坚科研难题,将实验室的成果带入更多人的生活中去。
对于张老师的建议,总结成三个词就是:物理空间、互派人员、加强沟通。不过,在发表文章上,一方面让人觉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让人觉得忧心忡忡。发表文章到底是为了满足什么诉求?企业与高校共创具有怎样的意义?请何老师分享一下。
企业与高校合作发表论文,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在高校,发表论文能够拿到项目基金,所以绝大多数研究方向都是由科研专家主导的。只不过,有的研究可能只是理论的创新,这些研究成果未必能够被市场真正需要和接受。
中美贸易战之后,国内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当时的科研界正在经历改革,做了很多尝试,也面临着很多阻碍。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能够真正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好机制至关重要。市场能够决定企业的未来方向,而这些被市场检验过的东西应该回归到高校中,让高校教授们参与研究这些方向。
高校拥有很多仪器设备资源,可以用来开发火箭、飞机。就像我们一直说的多肽,多肽的化学合成需要用到很多微小的过滤膜,但这些设备是中国工厂里找不到的。我希望未来在整个化妆品领域,企业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实力,确定好研究方向,做好更多事情。
化妆品商业的参与者主要有三方:企业方(买方)、原料供应商(卖方)和包括高校、技术实验室等技术提供方(丙方)。
在十几年以前,企业追求快速的商业变现。但是现在,企业已经把目光投到高校的科研成果上。这是因为市场和消费环境的变化,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独有的技术,微创新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只能从头做科研。
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基本面,是想用几年的时间和成本,做出一个未来十年、二十年都专属于企业的一项技术。所以,我们不能为了科研而科研,为了合作而合作。找高校背书只能获得“表面”的科学形象,但企业更深层次的需求在于研发与创新,让高校科研成果创造出更高的科学价值。
比如,上美股份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合作,在一个研究了30年的抗衰老分子生物学模型基础上,我们花了3-4年的时间开发出一个独有成分,发现其在很小的量级下有很好的抗衰老效果。
即便是成熟技术,要转移到化妆品行业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成果转化,就会变成品牌独有的创新。当然,这些项目可能会有失败,但我们不能因为失败而放弃创新,放弃从0到1的科研过程。
我觉得品牌方与校方对于双方合作都要给出一些姿态,很多高校教授和品牌,其实对于技术角度和产品研发的方向都比较执着,大家各抒起见,这个时候需要在沟通方式上做到协调,找到互相匹配的话语体系。
品牌的科学合作生态是一个“点对点”的线性关系,也进一步象征着“点与点”之间多频次、快速的互动。因此,企业、品牌与高校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前进目标:为了让高精尖的技术服务于社会而携手合作。
木桶理论认为,最短的一块板永远能够决定木桶的储水上限。化妆品是一个交叉学科,往行业的上游追溯,基础研究包含了需求洞察和技术洞察,科技成果的落地则包括了功效评价、生产制造等环节。因此,打造一个健康生态其实对品牌方和高校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完整考虑行业上下游的生态圈。
溪木源眼中的科学合作生态是一个“五维科研模型”,我们将“消费者、高校研究所、原料实验室、三甲医院以及智能制造”五大板块进行整合,打通“需求洞察、基础研究、原料配方、功效测评、智能制造”的循环通路。
推动品牌和高校的合作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打破信息壁垒。高校有很多技术平台或者科研项目,但是高校与品牌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交流来打破这种壁垒,才能顺利进行合作。
二、长期主义的坚持。以溪木源与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的合作为例,这项合作是3-5年期的,品牌方和高校之间期待合作,但仍然要抱着长期主义的思维去推进科研成果的落地,选择合适的伙伴共创合作生态。
感谢Josh(张建华)的分享,可以感受到,科学的合作生态其实非常考验企业的内外部协作能力,企业需要沿着技术线将各个维度的信息全部汇聚到企业所需要的脉络上,这其实对团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我依然认为,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和高校的合作生态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一方面,品牌方提出的合作需求相对来说更看重具体的结果,另一方面,处于“中间地带”的一些合作生态已经在慢慢展开,也有部分科技成果实现了落地,但是高校与企业如何确保同频的沟通,始终是一个难点。
但不管是高校方,还是企业方,双方都希望能将前沿技术与民众更好地关联起来。现在品牌开始关注科技含量,往科学化的道路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必然会有部分品牌在发展初期选择了“背书”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不能带来实际的科学价值,但商业社会依然允许它的存在。
至于如何让科研成果与终端产品衔接起来,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各自的独立思考和延展。在这里,我也呼吁大家能够与高校老师们进行更多的探讨。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