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17日,第二届知识产权行业论坛(IPIF)在苏州举行,三聚阳光知识产权集团咨询业务总监罗啸参与医疗器械IP分论坛,并以《产品上市前专利风险排查》为主题作精彩分享。
三聚阳光知识产权集团咨询业务总监罗啸作精彩分享
在分享过程中,罗啸整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特点与市场规模情况,分别对技术领域细分赛道、国产化替代情况、不同区域国家的产业供应链组成和技术结构,以及全球专利诉争的热点领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列举企业在上市前需重点和持续关注的专利风险点,并详述了企业在开展专利侵权风险排查工作中的策略要点,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罗啸表示,医疗器械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专利密集、资金密集、市场规模庞大的高科技产业,产业链涉及范围广、细分领域多。当前全球主流医疗器械企业都在发达国家,国外企业间、国外与国内企业间、国内企业间专利诉讼时有发生,国内相关企业应当准确把握行业特点,持续关注风险热点,从宏观角度掌握潜在的行业专利风险,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展针对性的专利侵权风险排查,建立和完善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为后续企业发展及融资上市提前做准备。
一项新产品在推向市场前,企业一般要经过产品立项、研发、生产、销售等步骤,各个环节都存在专利使用和侵权的风险,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风险排查方案与专利战略,对特定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趋势预测,以及对竞争对手进行跟踪研究。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开展专利侵权风险排查工作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企业在短期内要实施竞品反向工程,建议开展初步的与对标产品相关的专题技术分析,以掌握对标产品的制造工艺为目的;
b.伴随研发的进展,企业在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后,应开展面向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跟踪分析,把握其专利保护状况;
c.产品方案预备定型前,亟需开展面向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侵权风险比对分析,并逐步扩大至全领域排查。
专利侵权风险分析工作首先要考虑时机选择、地域选择、目标选择、和技术范围选择,以确定实施方案;再从产品整体方案、技术要点以及具体技术方案角度逐步明确分析对象,随后开展专利侵权检索,了解并掌握主要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及目标市场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侵权比对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应对办法。在排查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专利服务团队与发明人、客户技术人员形成高频次的互动,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
上市前的专利风险,不仅仅是防范专利侵权风险。从主动维权角度来看,要看自身产品是否能够得到专利的有效保护,这取决于产品与专利匹配度的考量。为此,企业有必要做好重新梳理现有专利布局、厘清保护范围与发明要点的“复盘工作”,IPR与技术人员共同认定产品是否落入自身专利保护范围的“认定工作”,以及评估现有布局是否能有效阻止竞争对手、甚至反制竞争对手的“预案工作”。这对国内相关企业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维权至关重要。
对企业而言,做好专利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通过专利分析引导研发创新、开展专利侵权风险排查、实施专利分析辅助布局规划这三个方面。企业通过专利分析引导研发创新和侵权风险排查,有利于促进高质量专利布局保护,最终与竞争对手形成技术交叉或并行发展,形成自主技术路线。
罗啸表示:“专利保护最基础的目的,是应当能够获得足以覆盖自身产品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专利权利,以防他人进行侵权仿制,更进一步的还应当以能够覆盖简单的变形和后续的微改进为目标,扩大专利布局的防御范围和时间范围,从而为自身产品争取更大的获利空间。通过针对性的专利风险排查,用商业战略和法律武器进行双层保护,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