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2012-2021年上市的原创药物中,90%以上来自国外,众多癌症药物、降压药等基础药也都依靠进口。相比于国外,我国医药行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上,都存在一些明显掣肘。其中创新的滞后是主要原因,药物的基础研究未能充分发挥创新源头的作用,新药研发与世界领先水平仍存在差距。那么中国医药创新要如何加速突破,才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中国药企云南白药作出了解答。
要想补齐我国创新药短板甚至实现超越,这不是某一个研究机构的责任,而是我国医药产业共同责任。要想打通学术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加速临床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进程,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协同创新,依据双方优势展开医学全域合作是关键。
据介绍,早在2019年12月云南白药就联合了北京大学成立了“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并于今年2月17日正式启动。中心自两年前筹办以来,对标世界优秀的医药研究中心,以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及良好的学术氛围,多维度挖掘、吸纳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贯通人才链。目前,中心已经汇集了詹启敏、乔杰等多位中科院院士、战略科学家,以及张宁等一批青年创业人才,并取得了一连串科研成果。
此次合作,双方打破了产业链和创新链割裂,将通过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的人才吸引优势和云南白药的市场化优势,在医药创新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让创新跑出了加速度。
新基建时代,我国医药企业想要快速研发出创新药,短时间内追赶跨国企业,还要学会利用好智能化工具。在很多繁杂的重复性或者潜在规律的发掘上,人工智能技术相比人类所占据的优势尤为明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发现药物与疾病,疾病与分子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科学的方式验证中医的科学性。多种现象表明,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必然的选择。
云南白药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敏锐嗅觉下,进行了数字化转型,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2.99%,研发人数增长了33.25%,研发费用将主要投入新增特医食品研发注册,及生物医学护肤品的研究开发等项目。同时云南白药还选择跨界与科技巨头合作,与华为,基于双方在医药和科研领域的积累展开合作,已探索出符合云南白药特定场景的AI算法模型,从而高效发现药效最好且最稳定的晶型结构。
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药物研发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但随着与传统的药物分子设计和实验技术紧密结合,人工智能预判的精确度也会逐渐提升,将使整个医药研发受益。对于企业来说,在掌握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之后,在创新药的研发上,可以衍生出全新的动力。
云南白药的一次次有益尝试或将大大推动这一业态的高速发展。
截止今年,云南白药已创制121年,在百年探索中,从一瓶散剂延展出系列重磅级国民喜爱产品。一直以来,云南白药把研发作为成功的“秘笈”之一,如今数字化时代,云南白药将继续融合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在创新药风口到来之际,展现别样的风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