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海嘉毕业生访谈|不愿被「牛津」标签化的男孩:当心有所信,未来长路无忧也无惧

海嘉毕业生访谈|不愿被「牛津」标签化的男孩:当心有所信,未来长路无忧也无惧
2023-02-27 16:45:16 来源:腾讯网
      被牛津大学录取,在Tommy的意料之外。他原本最渴望去的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因为痴迷爱尔兰的历史与文化,尽管这所学校的世界排名仅在一百多名。Tommy在谈话时偶尔会停顿下来思考,外界所有的定义悄然在他头脑中被重组:嘈杂被屏蔽,标签被撕除,符号被消解,一种更贴他内心秩序的渴望与答案渐次显现。这个17岁的少年与眼前喧嚣的世界有时仿是疏离的,他身上似有种与年龄不尽相符的老派与静气,同时又有与其年龄极其相符的蓬勃发展的独立意识。Tommy说,这就是他,在海嘉十六年,他如其所是地在生长。

BIBA:被牛津录取,在你预期之内吗?

Tommy:其实本来没想过能考上牛津,我的目标学校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想去爱尔兰。正好我们历史老师是牛津毕业的,给我们讲了很多牛津的事,了解到很多历史学家都在牛津,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他的教课方法可能也跟牛津有关,我非常喜欢历史课的学方法。在最后申请时,虽然目标是爱尔兰,但也算主申英国,当时就想尝试一下申请牛津,但真没想着最后能去,到现在我也不确定要不要去,但我也非常喜欢这所学校。

BIBA:「语言是存在的家」,对你在戏剧节后分析莎士比亚作品中现代英语和古英语的区别印象很深,这次申请牛津你选择了现代语言专业,什么时候发展出了对语言的兴趣的?

Tommy:我的二外选的是法语,我们法语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意思,很独特,但非常好。后来我越学越有兴趣,选择的拓展论文也是用法语分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当尝试磕磕巴巴用法语读时,发现原文比翻译的确更有感觉。不管是英文课还是法语课,我对文学的部分都很感兴趣,所以就打算学现代语言,里面有一些语言、文学和文化的东西。整个学语言的过程中,我的法语老师对我影响非常大,学业80%的压力基本都是她给的。她很严厉,留的作业一直非常多,但后来发现这样教有她的道理,她有一种其他老师没有的个,包括对一个东西的专注。

BIBA:牛津面试非常有趣但也比较难,面试时压力大吗?

Tommy:有,但那是正常压力。面试前我准备了很多,我们历史老师一直跟我们说,面试要抱着考不上的态度。他二十多岁才考的本科,去牛津面试那天,是请假去的,当时他已经在工作了,所以索把那天当成度假,当成是和非常喜欢领域里很有学术成就教授的一场谈话。他说带着这种态度,压力会小很多,一般结果也会比较好。

BIBA:你在报考时会更多考虑个人兴趣,还是会根据实际客观情况做些衡?

Tommy:报考时还真没考虑过录取率的事,一直就喜欢这个专业。我觉得兴趣更重要,甚至比实用都重要。其实我现在对想学的东西基本一无所知,但非常感兴趣。至于就业什么的,到时候再说,肯定没问题。在选择时我会仔细考虑,但最终会尊重自己的兴趣。虽然我对现实世界可能还不是特别了解,但我目前从现实中看到的是,人只要努力,最后怎么着都可以,哪条路走到极致都是一条很好的路

BIBA:你从幼儿园起就一直成长在海嘉,这十几年海嘉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Tommy:帮助很大,在校内我基本上靠的就是这些老师。当然海嘉也经历过很多改变,我也接来送走不少同学。我觉得一直待在海嘉的学生,计划相对比较稳,整体也比较乐观,压力不会特别大,但也不是说成绩差然后躺那种,感觉走得比较稳。我从没打算过转走,只在疫情比较重时考虑过出去读书,但最后录取了也没去。在我还不能决定要不要转学的时候,父母也从没为我转过学。我喜欢在一个地方比较稳地待着,稳定很重要,这样才能静下来把事情做好,稳定是个非常好的品格。

BIBA:听你母亲说,其实在海嘉你一直在「养心」,这些年你内心最珍视的是什么?

Tommy:老师很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特,海嘉让我一直保持着一个自然的状态。当有IB的压力时,整个人也会比较躁,但我学会了怎么休息。我们英文老师就是比较会养心的人,每天基本除了教课,就是读书,写书,这种生活方式我非常喜欢。我知道我现在17岁,有我要干的事,但把自己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和合适的节奏,才能更好应对后面的压力,让自己更有弹一点。

BIBA: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顺其自然跟保持上进有矛盾之处?

Tommy:我自己没觉得矛盾,但我母亲认为的顺其自然,可能和我的学生活方式不太一样,她觉得身体健康最重要。有时学IB学得很晚,她就觉得生活惯不太健康,但我还是想做好,想坚持下去。其实我俩没有谁对谁错,我也理解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参加牛津面试的前一个星期,当时压力虽然很大,但我每天晚上睡十个小时,那几天感觉脑子特别清醒,当时全校都得了新冠,但我没得。在补觉、提高免疫力以及准备面试的同时,还预防了新冠,那时就感觉健康对学术追求肯定有帮助。

BIBA:当你的想法和独立意识和家长的想法或周围期待不那么一致时,一般怎么处理?

Tommy: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身边没人限制我,学校也没有。但我会对自己有高期望,我的父母只是做了他们能做的,并没有给我带来压力,他们给我的期望只有正面的,其实还挺宽松的。

BIBA:这些年你觉得最大的成长在哪方面?

Tommy:疫情之前,其实没太经历过什么困难和磨难。疫情三年光经历过,对我改变就挺大的,我学会了应对各种困难。九年级时参加了广播组,前半年做得特别好,但下半学期疫情就开始了,整个高中都在疫情中度过,这三年一直需要被打断,反复重启,但有时就得学会等着

BIBA:有没有一些建议给学弟学妹们?

Tommy:会有很多励志的人,说要勇敢尝试做一些新的事,但以我的经历,我想说,勇敢去做一些别人不再做的事。今天有很多东西都在消解,甚至没有了。比如高品质的传统文学,传统音乐。我觉得我们这代人之前,产生过许多智慧,但现在有很多人都忘了。我觉得把这些再挖出来是非常好的事。这是我个人想给他们提的建议,不知道对他们有没有用,但希望他们能意会。

BIBA:经典有时的确会给人以滋养。所以现在我也会时不时回溯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包括读《荷马史诗》也是想追溯西方文学的源头。读完后对很多事好像理解得更深了,所以我能体会你的这番话,但从一个十七岁学生这里听到,还是有些惊喜,你身上好像有一种「老派」的东西。

Tommy:可以这么说,但我只是更关注这方面,创新的东西肯定有人比我擅长得多。这些东西都是从文学和历史中来的。

BIBA:读历史时会这种感受,你可能觉得某个正在经历的片段难以理解,但看得足够多,把个人生命的时间线放入历史长河中,就会更淡定一些。

Tommy:对,我能理解。读历史确实会改变我看现代事件的方式。想一想现在发生那些事,它会成为未来历史课本中关于21世纪的内容,我觉得与其去对这些事焦虑,不如设想自己生活在一百年后可以回溯的一段历史里,其实非常有意思,虽然我们身在其中,但也可以跳出来以第三视角来看

BIBA:竞赛对你的成长有没有什么帮助?

Tommy:兴趣很重要。之前也参过一些不感兴趣的竞赛,比如很多数学竞赛,但什么奖都没得过。八年级参加了「世界学者杯」,我可能不擅长辩论,但非常喜欢知识竞答与写作。而且只要线下比赛,我都把它当成活动,觉得非常有意思。「世界学者杯」的三场我都参加了,后来打到了耶鲁的决赛。那一趟虽然没拿到太多的比赛成果,但在耶鲁待的那五天对我影响非常大,我知道了哪里是世界上我想去的地儿,看到了我认为真正非常好的环境,然后大概有了一个目标——想有一些学术成就,将来能去这些我喜欢的地方。这就是一种感受,走进去就能感受到那种底蕴和氛围,这是竞赛衍生出的东西。

BIBA:在学术之外,你对现实世界有充分参与的冲动吗?

Tommy:我尝试过用很多方式了解现实社会,包括中国其他地方的社会。从2020年起,我就开始做线上英语教学,一直做到现在。教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中国各地的都有,最小的二年级,最大的是21岁的一个大学生。我从中体会到了各地英语教学方式的优点和问题,以及可以怎么改进,然后我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跟这些学生沟通,教他们一种学方式,主要是点燃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去年夏天我们参加了爱丁堡公爵奖,我带了七个人一起去了趟贵阳, 去到当地山区的一个小学。我们上了四天课,那是我第一次做线下教学,不止教英语,还设计了整个课程,整个过程中了解了当地学生对学知识的态度,包括当地整体的社会环境。

BIBA:不知道你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或者感受到教育公问题,有没有时候会觉得我们其实得到了很多,有责任去做点什么?

Tommy:我可能还不能对整个社会做出太(宏大的)的事,我非常尊重身边做这些事的人,但我擅长的就是这种比较细和具体的东西,这么几年一直做的就是英语教学。我觉得既然我学了这门语言,就有义务去教那些没机会学的同学,虽然我不能像我们英语老师教我教得那么好,但我尽力去教正确的方法,所有课都是免费的,我会尽量以我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我有八九个学生来自河南郑州附的一个小村子,上线上课时,有时都能听见马的声音,有的同学还没有摄像头,有的网络特别差,我能感受到他们学的困难,但他们即便这么难,还会上我的课,也不知道我到底能教给他们什么,但他们对我有信任,我就有义务尽力去帮。虽然我能帮的人还不是特别多,不像做慈善可能一下能帮到好几万人,很多我还做不到,我只能做我擅长的,把它做好

BIBA:担不担心将来去到牛津后,周围突然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而压力倍增?

Tommy:我应该不太会有压力。如果一个学校有些人是天才,不管他擅长什么,我肯定能接受有人就是非常厉害。但在海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我知道可以跟谁学,我会从他们身上去学

邢老师是Tommy的小学老师,她觉得这个孩子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妈妈,但Tommy妈妈认为自己就是「普通父母」,聊起儿子她坦诚又常:「所有人的弱点他身上都有过,让所有家长糟心的事我也都经历过。」但她很少焦虑,一直支持Tommy顺应内心指引,自发去探索。她对「要挤破脑袋才能达成的事」始终保持着一种自知,克制与冷静,不愿强求。被牛津录取,她觉得「就是运气,至多是天时地利人和」。但她看到儿子的申请文书时,也从内心认可与理解了牛津的选择:不做作,不急功利,而是真的喜欢。她说,这些都是最凡的东西,但往往最有力量。她身上有种沉静的务实感,而一个人要冲破很多东西才能清晰而自觉地实事求是,也许这是一个母亲能给予孩子的一种能量。

BIBA:跟Tommy聊天时,感觉他身上有股静气,虽然他只有17岁,但好像有种老派经典的气质。

Tommy妈妈:他有时像生活在几百年前的思想里(笑)。

BIBA:他说喜欢历史,这可能就能部分解释得通了。但我接触您后,也能感觉出一股静气,这是不是家庭熏陶的结果?作为家长,在一个如此喧嚣的环境中,保持这种静气是不是还挺难的,或者需要内心非常坚定?

Tommy妈妈:这个其实是必须吧,如果你不这样做,自己就焦虑了,人一躁整个世界就混乱。顺应内心的引领,就会觉得非常舒服和顺畅

BIBA:从现实的喧嚣抽离出来寻找静气,还挺需要力量的,毕竟我们都身处其中。

Tommy妈妈:想明白了就是力量吧。在中学群里,我时常想和一些焦虑的家长说两句,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被要求去上课外班,怕跟不上,但这其实是被别人牵着去学,可能会很糟糕。孩子要学会主动探索知识领域,这样到了高中,自驱力才会特别强,因为思维方式和惯已形成。这一点是我在Tommy身上看到的,他接触新事物时,也会看一些东西,但更多是自己去想——我该用什么方法解决。一个孩子如果从小都是父母手把手教,孩子就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惯了「别人喂给他吃」。在幼儿园甚至小学时,成绩优秀并不难,但如果一直这样被灌输,被动接受,就丧失了主动学的能力,后面会比较麻烦。

这可能是个认知问题,我不会选择让孩子就为了眼前取得好成绩「抢跑」,其实跟着学校的节奏走就可以了,但很多家长可能过不了这一关。当然这不是一概而论,有的孩子从公立学校转过来,也需要补一些课。

BIBA:但在选择的过程中,除了兴趣,往往还会面临一些现实客观的场景或因素,您会怎么去衡?

Tommy妈妈:其实我没刻意去衡,多数是他自己的决定。他学什么都行,只要喜欢就好,因为Tommy享受学的过程,上IB或IGCSE虽然很累,但他很享受。将来他上大学肯定也很享受,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BIBA:您真的给他了很大的鼓励没有给他太多压力。

Tommy妈妈:我没法给他压力,他有自主意识。我也想做一把任的父母,由着自己的想法操控孩子,但在他身上我实施不了,这些年其实是他带着我成长。

BIBA:您好像特别看重孩子的阅读?

Tommy妈妈:自己喜欢,小时候真是想读书,但没那么多书,后来有了孩子后,觉得那些儿童读物太棒了,就迷上了。但我们不会强迫孩子去读什么,读书首先是读好书,一些优质的儿童阅读的母题,会告诉孩子他们是谁,这会培养孩子健全的心智。借助亲子阅读也能更多了解孩子,你们会有共同语言,一旦了解了孩子,就不会触犯他不喜欢的东西,他就会信任你,愿意跟你说。

记得有个老太太说要读《哈利·波特》,她想跟小孙女交流,但不知道说什么,听说孙女喜欢哈利·波特,老太太也想读,这样就有共同语言了。挺有意思的,不过关键是那些书真的很精彩,读起来也是享受。

BIBA:Tommy一直成长在海嘉,中途想过转学吗?

Tommy妈妈:我和我先生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人」,在我看来,至少孩子十五六岁之前,还是应该在家庭里成长,这个比他到外面一个更好的学校要重要。到青春期以后翅膀硬了,真有能力了,可以出去。十年级结束时,因为疫情,面临着好多现实问题,我们的确也考虑过是否再选择一下,因为最后两年IB到哪都可以上,或者上A-Level。后来他也被一个想去的学院录取了,但最后还是拒了那所学校。在国内看了一圈,确实感觉都不如海嘉好,更准确地说,海嘉是最适合我们的,因为理念契合,所以一直留在这儿

BIBA:哪些理念比较契合?

Tommy妈妈:海嘉其实挺知行合一的,是真正执行了国际教育的理念,比如真的是花了很多精力切切实实在落实4R和一些办学理念。你看这届毕业生,他们也做到了这些,不会那么急功利非要如何。海嘉不是最在意孩子是不是都考名校,但一直鼓励孩子要走自己的路,发展自己喜欢的东西

所以海嘉在育人方面真是挺「」的。在顶尖名牌大学方面,海嘉目前可能出得不多,但孩子的整体实力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去参加一些比赛,包括「世界学者杯」,都是不做准备直接就去比的。可能不都是会拿第一名,但这些孩子更多是享受比赛的乐趣。包括我们这届绝大多数IB毕业的学生也都很厉害,抛开牛津这件事,其实Tommy是非常渴望去全球排名一百多名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还有全球排名大约两百六十名的巴黎政治学院的,他会为了这两所学校放弃爱丁堡,甚至排名更靠前的学校,包括UCL那一类的学校,因为他觉得跟他不契合。海嘉的学生有自己追求的东西,也会坚持自己追求的东西。

其实在他被牛津录取前,我们没去想能不能录取,孩子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去不了圣三一就说明被录取了,那天他和同学们在南山滑雪,然后电话告诉我们他可能去不了圣三一了。我和我先生才知道,他被牛津录取了。

BIBA:您一直说Tommy这些年在海嘉就是在「养心」。

Tommy妈妈:Tommy就是个普通孩子,所有人的弱点他都有过。最开始他不太会与人交往,有次回到家说:「妈妈,所有同学都不跟我玩。」作为母亲听到这个真的很崩溃。但后来他告诉我,他为之前敌对的同学都做了一件友好的事,也慢慢学会了把机会给别人。这就是一个慢慢成熟,逐渐懂得在社会该怎么自处的过程,他在海嘉经历了一个很好的成长。海嘉整个课程或教育体系是足够科学的,学校也真的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包括彭博士一直在给大家「养心」,每天早晨都会迎接学生,给家长培训积极教育和幸福教育等,这几年我看得见孩子的成长。

BIBA:您在谈论Tommy时,一直在说他是个普通孩子。

答:他真的就是一个普通孩子,我们也是普通的父母。他的确不是笨孩子,但也绝不是那种天才孩子,所有让家长糟心的事我们都经历过。但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从来不会单凭成绩来评价一个孩子,我更关注的是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孩子到青春期了还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我就会为他担心;但如果家长说孩子成绩不怎么好,就喜欢虫子,或者就喜欢摄影,我就觉得太棒了,这孩子有专注和热爱的东西,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所以我对所谓优秀孩子可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吧。

BIBA:以您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对Tommy的观察和了解,您觉得他是如何走进牛津的?

答:牛津确实会有个门槛,还挺综合的。说实话我也不清楚牛津录取时具体考虑了哪些,但我看了他的文书,当时就感觉这就是一个牛津学生的水他首先让人家看到真的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为他的热爱做了很多足够有深度的事。他的文书不做作,语言特别简单,没有刻意的东西,但在不刻意间,又让人看到了他的成长不是急功利来的。

他的文书里也展现了全面发展,除了学,也有情怀和情趣,且喜好是带着文化层次的。还有一点让我很感触,他对整个人类都很关注,虽然没特意说为了某个人类现实问题去做了什么,但他表达了在探索中遇到的难题,也写出了自己的希望。当时我看了以后,特别能体会到他的状态。报考牛津的学生中有很多得国际大奖,学术很强的孩子,但感觉牛津不光看成绩,也要看孩子身上别的东西。

BIBA:我问了Tommy一个问题,以后如果周围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会不会压力很大?您会担心吗?

Tommy妈妈:我和我先生应该都没担心过这个问题。因为咱们是IB的学生,在应对学术压力方面,IBDP的两年把他们已经锻炼出来了。

BIBA:看到一些对所谓精英学生的研究,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些学生有时会感到自卑,一方面是因为同学太优秀了,望尘莫及。另一方面是他们感到了全社会资源突然全都倾注过来时,会质疑自己是否配得上这样的培养,会有一些责任上的压力。您会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Tommy妈妈:第二点我不是太担心。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的志向虽然不能说是拯救人类,但一定是有足够高的层面和境界的。关于第一点,坦白说,这就是我们一直不愿意拼进某个学校的原因。考牛津是个特例,我想是一定程度上受他的历史老师影响吧,因为他的老师是牛津毕业的。申请大学虽然很重要,但很多事Tommy并不希望我们去做,而是选择自己去面对,去思考,去决定,我相信Tommy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放弃了很多,但最终他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其自然就在这儿了,我觉得他可能也不会往那些他不喜欢的地方去挤

BIBA:如其所是地让自己去到适合自己的地方。

Tommy妈妈:是的,如果不顺其自然,当下每时每刻都会不舒服,如果你为了一个「目标」,强迫自己做违心的事,是不会快乐,也不会有动力的。对于我而言,凡是需要硬着头皮去做的事,肯定是我不该做的事,我尽量就不做了。但这绝不表示我不努力。就像Tommy,当他遇到想做的事,比如现代语言本身就是他特别想学的东西,他会很拼地去学,他是在享受,不是硬着头皮给自己压力。

BIBA:大家都说Tommy有个好妈妈,您觉得怎样是个好母亲?

Tommy妈妈:这么多年我也是一路上一直在修正自己,包括修正自己的劣。孩子还不懂包容,你没做好你的那一套就行不通,在他面前碰壁后我只能反思自己。我可能的确花了很多时间陪他,跟他沟通得也还不错。但我仍觉得我的修为还不够。

BIBA:有没有一些建议可以跟家长们分享?

Tommy妈妈: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这样才有足够的能量,才能把能量传递给孩子。如果自己的能量都不足,反而会摄取孩子的能量,而不是给予。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能量不够是没法去努力的。关于Tommy被牛津录取这事,其实我心里有个压力,我不希望大家认为这是拼出来的结果,不希望Tommy的结果给其他孩子无形中施加压力。如果我说是运气好,人家可能不相信。但我想说,可能是水到渠成吧。这里边有海嘉极大的功劳,海嘉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慢慢长大,从容长大,我觉得这才是让我们最欣慰的事。每个人的成长都不能被复制,至于他归属哪个大学,可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采访手记

聊完后,被一种久违的实所触动。面对无数的鲜花、掌声与耀眼的光环,Tommy和母亲始终保持着自知、谦逊与疏离。正如在海嘉这十六年的旅程里,他们不急不徐,不卑不亢,始终保持着自身节奏,寻求与内心真正的对话。

如其所是地生长,给了这个少年最旺盛的生命力。静水深流处,他注定会与牛津相遇。但无论今后他去牛津,去圣三一,抑或去到其他任何地方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对于Tommy和母亲而言,生活的真谛在舒展的每时每刻。一切人生处境都是心智虚构之物,而生命则当下即是。

有时,看见满校园的孩子,就像看到满园子的花草:每朵花的绽放都有自己的节奏,每株草的蔓发也各具姿态。「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也许教育要做的,正是守住这种生态的多样,激发每个生命凭其内在动力走向自的圆满。

祝福Tommy,愿他继续向心而行,安顿自己,在今后每一天都能领略生命旅程本身的丰富与开阔。

海嘉学校出品

统筹:Ceci

采写:Cheryl

设计:LuLu

特别鸣谢:

十六年来在Tommy成长道路上给予过他帮助与支持的所有老师

为Tommy的成长无私付出的Tommy父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老板观察报告》:做对这件事很重要

2023-02-22 13:22:15《中小微企业老板观察报告》:做对这件事很重要

携手天猫小黑盒 可复美舒舒贴重磅首发

2023-02-21 15:14:31携手天猫小黑盒 可复美舒舒贴重磅首发

全新打造可复美胶原乳,7天实力修护脆弱屏障!

2023-02-16 15:19:10全新打造可复美胶原乳,7天实力修护脆弱屏障!

Getac扩充 X600 强固型移动工作站系列产品 推出功能强大的全新 X600 Server 与 X600 Pro-PCI 机型

2023-02-15 11:28:16Getac扩充 X600 强固型移动工作站系列产品 推出功能强大的全新 X600 Server 与 X600 Pro-PCI 机型

可复美胶原乳重磅上新,科学应对“屏障脆弱”难题!

2023-02-14 15:43:53可复美胶原乳重磅上新,科学应对“屏障脆弱”难题!

节后护肤有妙招,可复美防护肌肤春季“小任性”!

2023-02-10 15:25:28节后护肤有妙招,可复美防护肌肤春季“小任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