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千门万户入屠苏。”放鞭炮向来被视为春节的传统标志之一,随着年关临近,该不该给施行多年的烟花爆竹禁放令松松绑,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各地网友纷纷呼吁解禁,多地政府就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措施给出答复。
近日,山东省两地政府率先表示给禁放令松绑。12月14日,东营市公安局回复市民提问表示,东营全市禁燃禁放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共有7天,分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另据滨州市政府官网发布的《滨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简明问答显示,滨州市主城区、区县城区建成区等自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可以燃放烟花爆竹。河南南阳、四川泸州等地则明确,全域全时段实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
烟花爆竹禁放令由来已久。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禁放烟花爆竹城市共138个,而截止目前,禁放烟花爆竹城市数目已超280个之多。以2015年作为“禁放令”管理趋严的分界点,其重要原因是其时大气污染严重,雾霾、PM2.5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呼吸安全,让社会对禁令达成共识。几年间在包括禁放令在内的多措并举之下,中国的大气治理的确成果显著,“蓝天保卫战”交出了优异答卷。
然而,各地网友纷纷呼吁“解禁”,其背后的民间文化和心理需求同样不容忽视。春节是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亿万人民不远千里归乡,用团圆、热闹为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为来年存储充足的能量,适当燃放烟花爆竹,在爆竹声中享受年味儿,既是尊重传统习俗,强化春节的内涵与仪式感,也是人们疏解心理压力、释放情绪的重要出口。
对此,媒体和相关人士纷纷给出建议。《人民日报》早前发表评论指出,各地不应该轻易地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直接禁止,而应该在合理的条件下,允许人民按照正确方法来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行为只要可以不造成过大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以及火灾和人员伤亡的情况,这一行为是合理的,不应该一禁了之。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张力军认为,我们要意识到今年春节的特殊性。三年多的疫情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和正常生活,让不少家庭失去了亲人,而近段时间病毒快速传播更加剧了焦虑与恐慌,这些都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压力,易形成一些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而马上到来的春节,是中国人民阖家团聚、修复心灵创伤的机会,让基层百姓在春节有序、有限地燃放烟花爆竹,既是缓解疫情以来压抑情绪的有效方式,利于社会迅速回归和谐,也寓意着“爆竹声中驱散疫情”。至于如何保障有序,相信禁放的几年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东方网评论员丁慎毅表示,“禁放令”可有序松绑,由燃放造成的污染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比如,深圳推出的居民低碳“碳普惠”应用,让居民通过绿色低碳行为生活方式积累碳积分,积分可自由兑换礼品卡、地铁出行卡等。如果各地都推行类似应用,同时加强政府与鞭炮专营的监管,鞭炮只能换不能买,老百姓只能用碳积分换取鞭炮,限时、限地燃放。这相当于燃放烟花爆竹增加的碳量,可以用平时的低碳行为做出生态补偿,想过年放鞭炮的人,必然会在一年里攒碳积分,这反而能推进低碳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