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望南明河,悠然美丽,甲秀楼屹立石桥,像山巍然挺立着。从窗边眺望繁华耸立的花果园双子塔,它依然是那么耀眼。透过玻璃窗俯看楼下的街道,却没有了不久前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人民广场也多出了不少医疗帐篷,七八辆大卡车一直停在那儿。街上的人们也不似往日一般嬉笑打闹、匆忙或悠闲,大伙都很配合,安静地排着长队等着做核酸。这座人头攒动的城市,如今变得空阔了许多,贵阳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看着这番景象,我夜不成寐,冥思苦想着,疫情何时结束?我所爱的贵阳多久才能恢复往日的喧嚣热闹?除此之外,身在贵阳的我,也担心着家乡织金,家乡也被疫情影响,家里人是否安康?
记得我是九月一日参加贵州省诗人协会、贵州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举办的“英雄的丰碑——贵州省见义勇为诗歌散文采风创作征文大赛”采风活动。当天我们一行人从贵阳出发到毕节七星关区、大方县星宿乡、黔西市等地方,了解英雄黄磊、罗正明、陆秀红三人的见义勇为事迹,收集他们生前的英勇故事。采风活动结束后,我本打算与几名诗友小聚,可是事与愿违,当天贵阳花溪便有疫情消息通报出来,大伙知道了都十分害怕、恐惧。当我反应过来自己居住的地方便在花溪,疫情发生前一天,我是从花溪出发去参加采风活动。因此,我便辞别了诗友,打车来到了客车站打算赶回贵阳。去客车站的途中,我询问了几个司机师傅,他们告诉我贵阳的客车、网约车都停了,倘若我要回贵阳的话,就去高铁站,坐高铁返回贵阳。于是,我打了一辆出租车,就赶往高铁站,买票进入高铁站后,我又发现,乘坐高铁去贵阳的人比往日少了许多。同时,这些人都做好了防护,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我仔细端详候车的旅客们,他们的眉间和我一样都愁云满布,大家都担心自己会被病毒传染。在面对突然的疫情时,每个人都心生惧意,由于身在外地,都不知道旅途的终点贵阳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回到贵阳后,将会面对什么?而我所居住的花溪,如今疫情又蔓延到了什么程度?下了高铁,我能否顺利地回家?正当我愁思着这些问题时,高铁也顺利发动。于是,我立即利用坐在高铁上的时间,找贵阳的朋友打探消息。他们告诉我,我所住在花溪的地方,已经被临时管控了。在家人、朋友的劝说下,我毅然选择回单位办公室。
高铁到达贵阳北站时,已是十一点了。乘坐出租车回单位的路上,司机师傅告诉我,目前花溪、花果园已经处于封控状态。现在住在里面的人出不来,住在外面的人进不去,这样的状态,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先生所写的《围城》。坐在出租车上,我的母亲打了无数个电话给我,我害怕母亲担忧,在电话里和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没事”。透过车窗,望着街道如往日般宽阔敞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灯火辉煌,但街道上的行人却少了许多,街边的门面也关了许多。凌晨十二点,我顺利回到了单位,幸而手机显示的是绿码,不然是不能进入办公室的。
第二天一早,我本打算与平时一样,下楼去吃饭,可是出了单位大楼后才发现,大街上所有门面都是关闭的。于是回到办公室,我打开手机美团订外卖,却也无法通过外卖的方式订购午餐。自己又再次深陷在犹豫、忐忑、不安之中,没有食物,我该如何是好?但我运气特别好,终于通过朋友的建议,在京东上购买了上千元的生活物资,因此,吃的、住的已经没有任何担忧了。但看到疫情形势特别的严峻,在此期间,我的脑袋里一直都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环绕着。在面对这次突发的疫情,我总想着,我作为年轻人,我应当冲上去,为这座我深爱的城市做些什么。重庆大火,不少重庆男儿毫不畏惧,骑着摩托车,冒着生命危险送去物资,而我却被困在办公室里。我越想越觉得不应该再这样待着了,瞬间,去当志愿者的念头便冒了出来。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联系了省里面的几家组织。可是,迟迟都没有收到报名通过的回复。坐以待毙从来都不是我的行事作风,看到贵阳疫情继续严峻更不能待在办公室,整天胡思乱想。于是,我问宏业大厦的主管张国权叔叔,他给我说,可以直接参与南明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兴隆街社区居委会当志愿者。
志愿者们整装出发
在去社区报名志愿者的路上,我一直犹豫是否将参加志愿者这一决定告知家里人,与此同时,母亲也给我打了几个电话,询问我是否吃饭,贵阳目前疫情情况等等。面对母亲的询问,我最终还是无法向她老人家开口,告诉她我早去当志愿者了。
现在回想起来,在成为志愿者之前,我也害怕过,我虽不贪生,但是我也怕死。我不想当什么英雄,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然后过着平凡人的日子。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将我所有的害怕都驱散。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在灾难面前,绝不退缩。碰到国家有困难,切不可逍遥快活,必须挺身而出、冲上去,我要担负起这份责任,矢志不渝地做一个有血肉、有情怀的中国人。如今,面对这场毫无硝烟的“抗疫战争”,看着每天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感染人数日益增多,我深爱着贵阳,我深爱着花溪,重庆男儿遇到大火烧山,都要冲上去。作为贵州的好男儿,就算害怕也要往前冲,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帮助这座城抵抗疫情的侵略。
当我来到社区居委会,辖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很迅速地将防护服给我,欢迎我加入志愿者队伍。我即刻换好防护服,正准备去开展志愿者工作时,母亲的电话再次打来。母亲一直在电话中说,她特别担心我,面对母亲的担忧,我依旧没法告诉她,她的儿子如今已经是一名抗疫志愿者了,目前她儿子正在抗疫一线。只能继续用“我这边都没有问题,或者我一天都待在办公室,物资很充足,吃喝都不成问题,我哪里都不去,就在办公室看书、写作,又不无聊”,这些善意的谎言来消除母亲的担忧。
参加志愿者后,分配给我的工作比较特殊,除了引导居民到相应的地方做核酸,以及上门到负责的每家每户做抗原检测,还有为政府发放爱心物资。不仅如此,我还充当媒体人的角色,在全民核酸采样期间,来回穿梭在几万人之中,到各个点去采资料,拍照等等。因为我所在的服务区域,离花果园、未来方舟、贵阳火车站、花溪都非常的近,人流量大、居户比较多,是疫情严峻的危险地段。虽然最近的天气已经转凉,但是有时候还是比较炎热,尤其在中午的时候,由于防护服不透气,便会觉得更加炎热,再加上我出汗量大,稍微活动一下,便会大汗淋漓。我的防护服面罩经常被我的汗水弄得雾蒙蒙,稍微不注意,面罩下的水蒸气,便会遮挡住视线。有时候给辖区居民送抗原检测试剂,便会从三十几楼逐一楼层往下走,没走几层楼,便已大汗淋漓、脸颊上浸透出不少汗水,面罩上水花四射,直往身上淌。
上门到负责的每家每户做抗原检测
成为志愿者后,每天差不多早上五点左右到居委会集合。我清晨四五点便起床洗漱,然后走十多分钟的路程便能到居委会。到了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会安排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当天的相关事宜。比如,今天哪些人负责守楼,谁又负责抗原测试,又由谁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点的疫情防护工作等等。倘若小区里有孤寡老人,及出行不便的居民,都需要请专人负责。而我的工作是,到分到的楼层去,每家每户的敲门,请居民出来拿抗原检测器,先登记这家有几口人,姓名,电话等等。如果遇到不会测的,要耐心地给他们讲,遇到几个老人,他们都不会做,我就亲自给他们做检测,直到出结果了,才能到下一家。尤其要求做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便先去指定的小区里面,叫每户人家去相应的地方做核酸。还有除了做好维护秩序外,要到各个小区卡点去了解防疫情况,但更多的是到各个核酸检测点去拍照,通过一线的经历,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了安全,我请消毒大哥往我身上猛喷消毒水
贵阳市全员核酸检测,尤其重灾区南明区更不例外。我们负责的区域核酸点有贵阳九中、贵阳大剧院广场、君悦华庭广场、人民广场等地方。我为了采集更有用的材料,来回多次地穿梭在这些核酸检测点之间。我看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虽然被口罩挡住了,看不清楚他们的真实面容。但是,我还是会拿着相机将他们工作时的每一个瞬间记录下来。
在核酸检测点拍摄到医务人员正在认真、耐心的进行工作
让我印象颇深的一次是在贵阳大剧院广场进行核酸采集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名医疗工作者,个子挺高的,虽然看不到她的芳容,但我觉得她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对待每一个前来参加核酸检测的市民,都十分耐心和认真。当时我便想要她的联系方式,想到等疫情结束后,能邀请她吃个饭。但是,看到她一直都处在十分忙碌的状态,我也不好前去叨扰她。于是就拿着相机不停拍下她工作时的样貌,拍了大约几十张,我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于是便去拍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照了。每到一个核酸检测点,都有一面红旗,这些鲜艳的红旗在风中飞扬着,每次看到我都会激动不已。
用相机记录疫情期间的点点滴滴
在成为志愿者以后,每天都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发生在我身边。例如自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便再也没回过他们自己的家。都是以单位为家,吃住都是在居委会。每天只能躺在沙发、凳子上睡两三个小时。每个工作人员每天都是属于神经紧绷着的状态,时刻为出现任何突发状态做好应对准备。有时候爱心物资大晚上送来后,他们要及时分配处理,还要坚持到各栋楼去进行巡视。有个大姐告诉我,她家离居委会很近,但她不敢回去,自疫情出现以来,她一直都在居委会办公室。其中,我多次参与他们一起送爱心物资给居民,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和辖区工作人员一样,也就两三个小时。
与兄弟们生死抗“疫”中的合影,加油!!!
记得我参加志愿者那天,辖区内只有二十多个志愿者。可是到如今,辖区内志愿者已经发展到近百人,并且志愿者的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当中。甚至还有一些是上了年纪、身体不好的居民,他们也纷纷表示,也想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之中,但居委会考虑他们的安全,婉言拒绝了。但其中,73岁老党员田达珍、71岁老党员李淑琴,她们主动请缨,给居委会同志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们挨家挨户去敲门,叫居民些出来做核酸。只要居委会需要她们,她们一定参与”,还有60多岁的老党员史宝贵,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得知疫情严重,他担心居委会工作人员忙不过来,于是主动申请去“扫楼”,用他的话说:“我作为老党员,我必须上”。还有因手残疾,人们都喜欢叫他“一把手”的任俊,他是一家宾馆老板,自疫情开始,他冲锋一线,报名参加志愿者,在疫情期间,免费为一线抗疫人员提供住宿。
在这场无硝烟的抗疫战争中,每天都在涌现出不同感人的事迹,更多的大爱故事,更多的英雄。所以我们坚信:抗疫有我,贵阳必胜!贵阳很快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往日的喧嚣热闹的贵阳,正在归来。
【作者简介】邓江龙:贵州织金人,1993年生于山东青岛,现居贵阳,现为贵州志在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作《花溪之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