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革和绿色转型同步发生在中国大地,两者是否能相互融合共振、发挥“乘数”效应?
8月15日至16日,2022数字经济与低碳创新高峰论坛在湖州成功举办。
作为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数字化 碳未来”为主题,聚焦浙江数字化改革助推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来自全国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们齐聚南太湖,以及欧盟科学顾问、世界2050项目专家在线分享,围绕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双碳战略如何引领数字技术进一步普及等主题畅所欲言、共话未来。
湖州勇当“碳”路先锋
湖州市副市长张宏亮在致辞中分享了“数字谋篇、绿色布局、未来已来”三个关键词。通过对湖州的产业、低碳举措的介绍,张宏亮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最强大脑”,为湖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6个新湖州带来强大的新动能和新机遇。
事实上,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湖州一直以来独具“生态优势”。在不久前的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湖州也迎来了新定位——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带着“发源”与“典范”的使命,湖州聚焦数字化低碳转型,勇当“碳”路先锋。
本次论坛,湖州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湖州市产业集团与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分别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并在现场发布了工业碳效码、碳达人"湖州市绿色低碳数字化场景"。
近年来湖州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通过“绿色科技”的赋能,湖州绿色产业春天正在到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点评湖州绿色低碳数字化场景时认为,“低碳的革命与数字化的革命、数字化的转型是紧密关联的,前面关联的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紧密关联,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互联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帮助一大批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他相信,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一定能够把湖州能够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发达,真正成为长三角的一颗明珠。
数字赋能“双碳”机遇
欧盟委员会首席科学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世界2050项目主任Nebojsa Nakicenovic从全球的视角以及历史和未来的纵深,讲述了数字化将给双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带来的机遇。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看来,数字孪生能够将观测数据和模型之间高效的有机的融合,他对我们预测未来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它可以在揭示环境对健康影响及其预防措施上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朱黎阳从绿色转型、数字赋能和挑战与机遇三个角度阐述了数字经济赋能绿色转型这一议题。他认为,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的主旋律,要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数字经济赋能绿色转型,在战略上有必要,在战术上可实现,在成效上可期待。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陈龙结合阿里巴巴自身的研究经历,讲述了数字循环经济的商业逻辑。在他看来,绿色循环经济,对应的是科技创新、一个循环的科学原理以及一个参与者的商业的和生活的生态,三者是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在圆桌论坛环节,阿里巴巴集团ESG策略负责人刘伟,清华大学教授徐明,碳信托(Carbon Trust)中国区总裁赵立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郭占强,国网新能源云技术总监张崇见,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心研究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六位专家,共同围绕数字化过程如何保持绿色低碳、数据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它本身的绿色低碳以及数字化的这些工具和能力,如何来推动更大的绿色和循环工具的应用等议题进行讨论。
数字助力企业低碳转型
学术的落地离不开产业的结合。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碳资产管理办公室)党总支书记刘劲松在论坛现场详细讲解了国网新能源云的定位、功能以及实践和前景。他认为,新能源云是数字经济赋能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是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相信新能源云将在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体系,在实现“双碳”的目标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密歇根大学教授徐明作为国际知名工业生态循环经济领域的专家,他在讲述了如何根据一个工业基因组的图谱,帮助我们去寻找工业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基因密码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数字平台数字技术如何能够支持其它的行业,尤其是现在非常重要的实现数实融合,就不光是说把数字带到其他行业,而是说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
阿里云能耗云总监古世相则表示,“双碳”的背后、数字化的背后是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转型,如何利用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如何在转型中找到自己的新赛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气候行动总负责人朱寿庆讲述了如何通过数字经济论坛在中国的推动,协助企业推动降污减排。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院长林翎则从碳中和的政策、技术路径、市场化机制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等方面讲述了“双碳”标准体系的现状与构建。“这个项目的减碳量怎么算?还有我们生态产品价值的转换,谁是绿水,谁是青山?一定是有标准来说,什么是绿色GDP也是要有标准来说,那么它价值多少?将来这块怎么呈现出来?这里的标准特别多,而且是交叉的。”她认为只有多方的融合,多PC的联合,多产业的联合,才能适应现在的我们整个双碳发展工作的需要。
如何使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转型?碳市场化与标准化对于企业来说由有着怎样的影响?在产业篇的对话环节,还邀请到了湖州的四家代表性企业,通过企业与专家之间的两两对话,为企业把脉问诊,围绕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企业答疑解惑。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湖州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既有独创性又具有推广性,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推动产业项目交流、企业技术合作,释放科技创新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变量作用。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州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团主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