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来,小区泳池里的孩子还在扑通扑通玩水。8月初的天,最是让人摸不透。白天太阳把柏油路晒得发烫,孩子跑一圈就满头汗,脱了外套容易着凉;傍晚起风带点凉意,刚擦干的汗珠子又把后背浸得发凉。暑假里孩子疯玩,冰棒、空调、冰镇西瓜轮番上阵,脾胃早就被湿气裹得沉甸甸;再遇上忽热忽冷的“秋老虎”,燥气偷偷钻进喉咙,手足口、流感、鼻炎就跟着来了。
中医说“立秋养阴,先顾脾胃”,夏天攒下的湿气没排干净,秋天的燥气又来添乱,就像潮湿的角落里容易长霉,孩子身体里“湿燥相搏”,病菌自然找上门。这时候光等着“扛过去”可不行,得趁着立秋这十五天,给体质来次“大扫除”。
对付这种“湿未退、燥已至”的局面,老祖宗的法子最实在:健脾扶正,祛湿养阴。儿乐堂大金丸草本浴的“茯苓浴+太子参浴”组合,就是为暑假里的孩子量身定做的调理方,把这八个字藏进了一颗颗会融化的草本丸里。
泡茯苓浴,给身体来场“除湿大扫除”。孩子夏天吃多了冰饮,脾胃像被水泡透的海绵,沉甸甸的没力气;茯苓的力量能慢慢把这些“水湿”挤出去——你会发现,之前吃饭含着不咽、小肚子胀鼓鼓的娃,泡几天就主动扒拉米饭了;那些因为湿气重长在脖子、胳膊上的痱子,泡完澡第二天就瘪下去;连大便黏马桶的毛病,也悄悄变好了。脾胃一舒服,孩子跑跳起来都带劲,脾气都好了。
再加上太子参浴,给抵抗力“充充电”。太子参是出了名的“儿童参”,性子温温柔柔的,补肺气、固肾气却不含糊。对付反复鼻炎、气管炎,太子参的“扶正”之力就像给孩子的肺装了扇“防盗门”,燥气都进不来。
最让家长省心的是,这儿乐堂大金丸用起来太方便了。不用像老辈人那样蹲在厨房熬药汤,放好洗澡水,丢一颗进去,眼看着金丸在水里慢慢化开,还冒了许多可爱的小泡泡。孩子以为是玩“魔法泡泡”,脱了衣服就想往里跳,一边玩一边泡,15分钟泡完,浑身淡淡草本味,香香软软的。
立秋这半个月,是给孩子体质“换挡”的关键期。别等孩子发烧了才急忙送医院,现在每天花15分钟,用茯苓浴清一清湿气,用太子参浴补一补正气。看着孩子泡完澡后睡眠好了,也不鼻塞了,这大概就是暑假里最开心的事情了。
毕竟,秋天的第一份安心,不是奶茶里的珍珠,而是孩子健康的小身板。用大金丸药浴的暖,护住孩子整个秋天的活力,才是立秋最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