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宴必酒,逢酒必劝,逢劝必猛。“我干了,你随意”“怎么不喝?是不是看不起我”“不能喝?太不给面子了吧 ”这样的劝酒话你听过多少?
网友咨询:
酒桌上劝人喝酒有风险吗?
律师解答:
劝人喝酒确实存在风险。
可能引发民事赔偿责任的情形: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明知饮酒者酒驾而酒友未加劝阻时发生意外要承担法律责任。
可能触发刑事责任的情形:强迫劝酒或未履行照顾义务导致饮酒者死亡,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唆使醉酒者驾车或明知其醉酒仍提供车辆,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因劝酒矛盾升级为肢体冲突,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等。
律师补充: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顾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