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胖东来玉石风波:一场商业伦理的现代交锋
2025年,胖东来因玉石销售毛利率仅为15%-20%(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0%-65%),遭到部分自媒体博主的指控,称其“成本几百卖几万”“偷税漏税”。然而,许昌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显示,胖东来玉石销售数据透明,毛利率合理,人民日报亦发文辟谣,揭露攻击者实为流量驱动的商业诋毁。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商业竞争中的恶意中伤,更折射出中国传统商道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深层冲突。
二、中国古代商道:以义取利,诚信为本
1. 义利共生:从朱文志到胡雪岩的千年传承
朱文志陈茶标注:清代婺源茶商朱文志在茶叶包装上标注“陈茶”,拒绝以次充好,与胖东来公开成本、利润透明如出一辙。
胡雪岩“真不二价”:胡庆余堂坚持“戒欺”理念,主张“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与胖东来“用真品换真心”的标语异曲同工。
商帮自律传统:晋商票号以“信义”为根基,徽商倡导“贾而好儒”,陕商严守“货真价实”,均通过自律遏制暴利,与胖东来低毛利率策略相呼应。
2. 文化内核:儒家伦理与商业实践的融合
《论语》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塑造了中国商人的道德准则。关公被奉为“武财神”,并非因其直接带来财富,而是因其“忠义”品格象征长远信誉。这种文化基因在胖东来身上体现为:
利润分配:将95%利润分配给员工,打破资本优先逻辑;
透明经营:公开商品成本,颠覆信息不对称牟利模式。
三、西方资本主义:利润至上与品牌霸权
1. 利润最大化逻辑
西方资本主义以股东利益为核心,追求剩余价值榨取。例如:
奢侈品行业:成本几十元的产品售价上万,依赖品牌溢价与信息不对称;
珠宝行业:部分企业毛利率高达65%,通过营销塑造“稀缺性”神话。
2. 流量经济与舆论操控
攻击胖东来的主播近90天销售额仅50-75万元,不及胖东来线下门店三天的业绩。为争夺流量,部分从业者利用“碰瓷式投诉”制造对立,如红内裤事件中博主三年内发起200余次投诉,多数获赔成功。这种“流量至上”的短视行为,与西方资本主义“利润优先”的价值观一脉相承。
四、冲突本质:两种商业文明的碰撞
1. 分配机制差异
西方模式:资本优先,利润集中于股东(如美股上市公司平均高管薪酬为员工300倍);
胖东来模式:员工共享95%利润,员工满意度达97%。
2. 信息透明度对抗
西方品牌霸权:依赖舆论塑造“神秘感”(如奢侈品工艺保密);
中国传统商道:公开成本与检测标准(如胖东来308项农残检测超欧盟标准)。
3. 社会价值取向
资本主义短期逐利:2024年全球500强企业社会贡献率不足5%;
中国商道长期共生:胖东来帮扶永辉、步步高投入超8300万,带动行业升级。
五、启示:复兴传统商道,构建新商业文明
1. 监管与平台责任
建立谣言溯源机制,严惩商业诋毁(如许昌市场监管局快速反应);
平台需完善内容审核,减少恶意流量炒作。
2. 文化自信与教育重构
财经课程应纳入“中国商业文化”,而非西方经济学独大;
推广胖东来模式,提升经济内循环质量(若半数商超效仿,消费信任度将倍增)。
3. 企业自律与行业共治
借鉴开封山陕甘会馆“毛利率不超15%”行规,推动行业自律;
以透明化对抗信息霸权(如胖东来53页调查报告反击舆情)。
结语
胖东来的遭遇,实为一场传统商道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现代战役。从朱文志的“陈茶标注”到胖东来的“玉石透明”,中华商道一脉相承的“义利共生”理念,正以破局者姿态挑战利润至上的西方逻辑。唯有重拾文化根脉,构建“取利有度、分配有义”的新商业伦理,方能抵御资本异化,实现商业与社会的真正共赢。
供稿人:张学富、陈鹏、席永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