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在信号的尽头守卫生命丨浅析华为Mate 80系列手机700MHz无网应急通信

在信号的尽头守卫生命丨浅析华为Mate 80系列手机700MHz无网应急通信
2025-11-25 16:28:32 来源:太阳信息网

当灾难撕裂现代通信网络,智能手机还能做什么?华为给出的答案是:在无信号环境下,我们仍可凭借身边的手机连接生命与希望。日前,华为发布的最新一代Mate 80系列手机首发的700MHz无网应急通信功能,便是一套应对无网络环境下实现紧急救援的全新解决方案。利用这个功能,救援人员可以在无网环境下,迅速搭建临时通信通道,与受灾群众取得联络,救援行动更便捷更高效。

从灾难痛点到技术突破

回顾历次重大灾害,通信中断始终是制约救援效率的关键因素。2024年,广东清远山洪导致当地断网15小时,间接致灾后多人遇难;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部分区域断网长达数周,救援工作开展举步维艰。面对这些极端灾害情况,现有通信解决方案各有限制,卫星通信需要GPS覆盖,受地理位置和天气影响,传统应急通信设备便携性差不利于救灾抢险,2.4GHz直连技术距离有限同时穿透力有限,无法应对人员被房屋废墟掩埋的极端情况。

而集成700MHz无网应急通信的手机,便携性强,且不受地理位置和天气影响,救援人员可以在蜂窝通信中断的环境下,迅速搭建临时通信通道,救援信号覆盖距离远,穿透能力强。

对此,为全方位还原灾害中严峻的客观环境,华为的技术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历经多项严苛环境测试。相关数据表明,该技术最远可以覆盖13Km的通信距离;在室内楼层穿透测试中,该技术可穿透3堵墙保持通信畅通;在地震模拟场景中,遭遇1.5米混凝土掩埋环境下其仍可保持语音通话清晰,其能力将成为自然灾害后为救援队打开通信“关键通道”的重要技术支撑。

重构灾后救援工作流程

700MHz无网应急通信的出现,完全有希望作为应急救援的一种补充方案。救援队抵达灾区后,可通过搭载该技术的无人机快速建立临时通信网络。

被困人员的手机会识别网络状态,当检测到网络中断时,开始周期性地搜索救援信号,这一过程完全在后台运行。只有当搜到可靠的救援信号时,才会向用户发出提示,可上报位置信息/受灾情况/手机电量信息,帮助指挥中心实时掌握灾情全貌。这个过程中,系统会智能地管理通信资源,优先保障紧急求救信号的传输。救援人员还能主动联系被困者,了解具体情况,指导自救措施,避免救援过程中的二次伤害。整个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灾后环境的复杂性。通信协议经过特殊优化,能够在高并发情况下保持稳定,确保尽可能多的被困人员能够接入救援网络。

获得多方认可的技术创新

目前,这项技术已获得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中国广电以及广东消防总队等单位的关注和支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专家表示,这项技术填补了现有应急通信体系的重要空白,特别是在快速部署、普惠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广电相关专家指出,700MHz频段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提升社会整体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该技术不仅适用于重大自然灾害,在山区救援、海上搜救等特定场景下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

从卫星通话到无网应急救援,华为在应急通信领域持续投入,正推动智能手机从生活工具向生命安全设备全面演进。据悉,该功能未来将作为系统级功能开放,有望推动形成行业标准,使更多用户能够受益于这项技术创新守护生命所带来的重要收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科学验证:煎药机煎煮中药质量显著优于传统电磁炉

2025-11-25 15:56:38科学验证:煎药机煎煮中药质量显著优于传统电磁炉

厦门眼科中心:6岁女童眼位“一天正一天斜” 医生微创打针成功矫正

2025-11-25 15:17:22厦门眼科中心:6岁女童眼位“一天正一天斜” 医生微创打针成功矫正

墨迹天气时景社区:百万墨友共建的“冬日生活硬核指南”

2025-11-25 11:31:49墨迹天气时景社区:百万墨友共建的“冬日生活硬核指南”

理想树《语文导报》:直面写作之痛,做孩子成长的温暖陪伴者

2025-11-25 11:31:33理想树《语文导报》:直面写作之痛,做孩子成长的温暖陪伴者

长城葡萄酒在ProWine上海展诠释东方风情

2025-11-25 11:05:55长城葡萄酒在ProWine上海展诠释东方风情

省呗提醒|认清黑灰产贷款套路,别让“急用钱”变成新陷阱

2025-11-25 10:48:20省呗提醒|认清黑灰产贷款套路,别让“急用钱”变成新陷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