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松嫩平原腹地的双城堡,黄土层深厚,酒香弥漫百年。这里坐落着一座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酿酒厂房,从明清延续至今的老作坊,如今已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与定制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黑龙江银典酒业。作为家族酿酒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姜虹玲深耕酿酒行业多年,以“守正创新”的坚守、严苛极致的品控和代代相传的匠心,让这门百年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酿造出深得消费者信赖的纯粮佳酿。时光荏苒,改革开放已走过47载光辉历程。这次由中国国际杰出华人海外联合商会、粤港澳湾区企业新闻网、龙琞文化传媒等联合发起的纪念改革开放47年暨百业精英故事巡礼・品牌中国行系列报道,发掘感人故事,讴歌时代经典。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中,无数行业先锋勇立潮头、开拓创新,以实干铸就辉煌,以坚守诠释担当,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享有 “白酒之乡” 美誉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我们走近这样一位女性,她接过家族百年酿酒技艺的接力棒,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破局前行,用十余年的坚守与拼搏,让有着百余年历史的 “堡泉老烧” 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她就是黑龙江银典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堡泉老烧” 第六代传人姜虹玲。
百年传承溯根源,双城沃土育佳酿
双城区自然资源丰富,水源丰沛,坐拥四口自然泉眼,且盛产高粱、小麦。这片黑土地得天独厚的优质水系、气候条件,为酿酒业发展提供了绝佳土壤,也孕育了 “堡泉老烧” 的百年传奇。

“堡泉老烧” 传统酿造技艺是双城姜氏家族世代传承的酿酒技术,其渊源可追溯至18世纪后叶姜家在山东肥城县的酿酒作坊。1900年,姜家酿酒作坊在战火中焚毁,1901 年,姜孝炳(第一代)携子姜承香(第二代)带着大曲种子闯关东,在双城堡何白屯重新开办酿酒作坊,成立姜家烧锅,“堡泉老烧” 由此诞生。姜氏父子在传承祖传古法制曲制酒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双城当地气候、水质、原料特点不断改进,还多次赴哈尔滨大型烧锅作坊学习,将山东酿酒技艺与东北本土工艺深度融合,酿出的酒清亮透明、清香纯正、口味醇甜,很快在双城及黑、吉两省家喻户晓。
此后,经姜喜宽(第三代)、姜贵林(第四代)的坚守,2017年,第五代传人姜治海将姜家烧锅更名为永肽泉酒厂,引进先进设备,采用低温发酵技术,使酒的产量、质量大幅提升。而这门技艺的核心,在于以当地自产的东北糯高粱为主料、小麦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取用当地天然泉水,以传统地缸为发酵容器,采用清蒸两排清酿造工艺,新酒经陶坛三年贮存、大师勾调,最终形成清香型东北老烧酒的典型风格。
巾帼接手挑重担,破釜沉舟续薪火
2017年,30岁出头的姜虹玲从外地回到双城,眼前的永肽泉酒厂(银典酒业前身)让她心头一沉:占地仅860平的小酒坊,只有9个老窖池,生产设备陈旧,产能常年维持在年产二十吨左右,甚至连基本的国标生产手续都尚未办理。父亲姜治海为维持生产,曾揣着7块钱去买铁料,为了两千块钱的周转资金四处求人,昔日红火的姜家烧锅,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步履维艰。“我爸那时候身心俱疲,他跟我说,这门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在咱手里断了。” 姜虹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声音依旧带着哽咽。

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看着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期盼的眼神,姜虹玲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在外的安稳工作,接手这个濒临困境的家族酒坊。“我当时就想,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把老烧锅的根留住。”2017年7月16日,姜虹玲正式接过接力棒,成为 “堡泉老烧” 第六代传人,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
接手酒坊的第一步,姜虹玲就面临着生产条件落后、资金短缺的双重难题。彼时的酒坊不仅产能低下,连最基础的生产车间、储存罐都严重不足,更别说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区、灌装区。“那时候没有钱,我就跟家人商量,四处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又找合作单位筹钱,甚至把能贷的款都贷了,硬是凑出了第一笔改扩建资金。”
2022 年,是姜虹玲创业路上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白酒生产许可证即将到期,而现有产能和设施远达不到换证标准,同时疫情的冲击让本就微薄的利润雪上加霜。“我和我爸半夜打电话,聊到企业要不要继续做,他就一句话:‘宁可不吃不穿,也要把酿酒的事干下去。’” 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也为了守住百年工艺,姜虹玲咬牙启动了耗资400余万元的厂区改扩建工程。

她卖掉了自己的代步车,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入进去,甚至答应合作单位将未来 60% 的利润分给对方,只为换取资金支持。2022年6月19日,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旧厂房被推倒重建,新的曲种发酵区、原料加工区、贮存陈酿区等8大功能区域拔地而起,在原有老窖池基础上增建49个新窖池,新建两个蒸馏锅,安装10余个白钢贮酒罐,厂区面积扩大到2900 余平。“那段时间我天天泡在工地,晒得黢黑,工人都笑我是‘女包工头’。” 姜虹玲笑着说,可背后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赶工期,她曾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为了验收设备,她几乎跑遍了全国的酿酒设备厂家。

为了进一步提升白酒品质,扩大市场销售份额,2020年以来,黑龙江银典酒业还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对酒厂进行标准化改建,新增4米超深发酵池42个,保证粮食发酵时间更长;使得酒质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2023 年,银典酒业 “堡泉老烧” 正式通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
匠心坚守铸品质,创新营销拓市场

改扩建的同时,姜虹玲从未放松对酒质的要求。“堡泉老烧” 的酿造工艺,传承了百年泥窖、泉水制曲、生态发酵、低温发酵的古法,光是制曲就有白曲、黑曲、黄曲等四种,发酵周期必须超过 180 天,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酒,从选粮、粉碎到发酵、蒸馏,全是老工艺,光是工序就有几十道,一年四季温度不同,做法也不一样,差一点味道就变了。” 姜虹玲说,为了保证品控,公司坚持自己制曲,自己把控发酵温度,哪怕实验费用花了上百万,只要酒质不达标,整锅料就直接倒掉。

有一次,一批新窖池发酵的酒口感略有偏差,技术人员建议稍微勾兑调整一下,姜虹玲当场拒绝:“我们是纯粮酿酒,宁可不卖,也不能砸了老祖宗的招牌。” 正是这份执拗的坚守,让 “堡泉老烧” 始终保持着 “柔顺清雅、绵甜爽净” 的独特风味,不少七八十岁的老顾客喝了之后感叹:“堡泉老烧,这才是过去东北烧锅酒的味儿!”
2025年6月,银典酒业的产能已提升至年产400吨,窖池里的老酒也积攒了足够的存量,姜虹玲终于敢把 “堡泉老烧” 全面推向市场。此时的白酒市场竞争激烈,如何让百年老酒被更多人知晓,成为摆在她面前的新课题。

“传统的门店销售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我们要做的是让老工艺接上新媒体的地气。” 姜虹玲打破了家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开始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线上,她正在筹划组建专业的运营团队,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账号,自己亲自出镜直播,讲述百年烧锅的故事,分享酿酒的工艺细节。“我将来直播不会说那些花哨的话,就跟大家唠唠家常,讲讲我爸当年创业的不容易,说说我们酿酒人的每一个心路历程。” 姜总说:“一个人为人实在敦厚,做酒喝着才放心。”

线下,姜虹玲不仅打造了 “永肽泉老酒庄” 连锁直营店品牌,在黑龙江、山东、陕西、浙江、江苏等地布局近50家门店,主营东北纯高粱酿造的非遗老酒;还深耕定制酒市场,与黑龙江展臣医药集团深度合作,联手打造 “展臣精酿”“展臣・阿福乐” 等专属品牌,年销售量得到大幅攀升;与北京某航天企业亲密合作,年生产定制白酒 10000 箱。同时,银典酒业依托当地市场主推封坛文化,年封坛近千公斤,“银典封坛盛典” 已成为当地知名民间文化活动之一。此外,她还挖掘老酒资源,将2006年父亲酿造的仅几千斤的二十年陈酿推向市场,这款酒一经上线,就收获了 99% 的好评率,让 “堡泉老烧” 的口碑在白酒圈迅速传开。
2019年,姜虹玲成立黑龙江银典酒业有限公司后,继承和发扬祖辈酿酒技艺,建立绿色原材料生产基地,向打造绿色产品方向持续发力。目前,银典酒业已形成全国的销售网络,并采取 “线上 + 线下” 的销售模式,在河北、山东、天津、浙江等地建设近三十家品牌形象店,主打东北纯高粱老酒,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成功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
时代潮头守匠心,巾帼力量谱新篇

从接手濒临困境的小酒坊,到打造出年产能400 吨的现代化白酒企业,姜虹玲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属于酒业创新的逆袭。公司一路走来,恪守匠技,甘做匠人,淬炼匠心,传承初心”,这不仅是银典酒业人的坚守,更是姜虹玲创业路上的精神引领。

改革开放47年来,无数像姜虹玲一样的创业者,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初心,勇于创新。她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让百年烧锅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她也没有辜负非遗传承人的使命,让东北古法酿酒工艺得以延续。“我这一辈子,就干酿酒这一件事,把这坛酒酿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姜虹玲说,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守着双城的这片黄土窖,守着那口百年老泉,用匠心酿出更多醇香的 “堡泉老烧”,让非遗酒香远播,飘向更远的地方。(张有申 刘奉新 邢晓星/文)
责任编辑:kj015
在松嫩平原腹地的双城堡,黄土层深厚,酒香弥漫百年百年传承溯根源,双城沃土育佳酿双城区自然资源丰富,水源丰沛,坐拥四口自然泉眼,且盛产高粱、小麦“堡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明确要求工会加大服务农民工力度,让他们成为工人阶级的可靠新生力量一、三位一体合作模式:筑牢数字化培训根基双方创新性构建&ld...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平安融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践行者,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构建"科技+金融...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极为常见的问题,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细菌/病毒感染、过敏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预防小儿腹泻,日常护理是关键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给宝宝洗手...
近日,杭州睿数科技在西安石油大学成功部署【海豚人工智能通识课平台】,提供人工智能通识课解决方案,满足各学科的通识课教学、 AI+X学科的实践应用的一体化本地部署...
时隔四年再访内蒙古准能职工活动有氧气膜馆,这座薛家湾的潮流地标依旧颜值在线,活力拉满!白天透光膜材自带柔光滤镜,场馆内光线均匀柔和;夜晚变身梦幻发光体,随手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