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明信,情暖留守”——在广袤的乡村,一群孩子如同被大山所困,他们的情感世界遭受着漠视,内心深处无助自卑的种子悄然发芽。这些孩子往往缺乏父母的陪伴,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感如影随形,教育资源的匮乏更让他们难以展翅高飞。尽管新生的太阳依旧升起,却无法照亮他们黯淡的天空,他们的笑声中夹杂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梦想在寂静的夜晚悄然凋零。
我叫宋香凝,作为一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25届新生,了解到这类现象后忧心忡忡。出生在山东省威海市,这座以海晏河清闻名的城市,我从小沐浴着家庭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完全无法想象这些孩子是如何在穷乡僻壤的土地上独自念书生活的。那里生活着一个个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他们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小小的自己,我想,他们脏兮兮的脸颊无人擦拭,心灵的敏感与脆弱也无人疏导。每当我想到他们可能因缺乏指导而迷失方向,或因孤独而封闭内心,我便更加坚定地想要伸出援手。因此我想为此尽一些绵薄之力。而恰巧“一纸明信,情暖留守”的公益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
于是我报了名,想通过温暖的语言给予那些孩子力量,想让留守儿童严重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公益的焦点,想让更多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在活动中,我精心撰写每一张明信片,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保持希望、勇敢追梦。我希望当那些可爱的孩子看到我所写下的话语,他们内心是充满力量且明亮的,仿佛一束光穿透阴霾,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活动持续的六天里,我感受到家人朋友对我所行之事的支持。他们一次次地转发链接积攒爱心,让我的爱心值达到了5000,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颗心的汇聚。同时参与此次活动的其他同学也积极积攒,我们互相鼓励、分享经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公益暖流。这不仅仅是家人朋友对我们表达爱的体现,也表明还有很多的人都希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能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我相信,这次活动的成果是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它不仅鼓舞了孩子们的士气,更点燃了公众的公益热情。
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怀揣着古道热肠,秉持着中国人特有的心心相印的情怀,积极投身于这次公益活动。狄更斯曾有言“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这句话深深激励着我,让我认识到公益不仅是行动,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因此在未来的大学生活里,我会了解更多的公益活动,积极参加,比如支教、环保倡议或社区服务,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收获每一天的幸福温暖。我将结合所学专业,探索如何用科技或教育手段更有效地支持弱势群体,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落到实处。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处,我将勤于探索,用心感受自然带给我的山川青空,脚踏实地,让每一寸土地上都留有我的印记。无论是通过学术研究还是实践行动,我都愿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在公益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