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走深走实,充分展示各领域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社会营造“治数、供数、用数”良好氛围,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中国科学院、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发布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以下简称:广安门医院)与嘉和美康携手打造的《多模态数据要素加力提升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水平》案例成功入选。

广安门医院构建多模态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要素体系,实现了从数据采集、标准化处理到分析应用的全流程闭环,为中医药医院数字化建设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该项目有力促进中医药数据临床科研一体化应用及流通,支撑智能健康管理等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充分彰显了该院在数据要素应用领域的领先性和示范性。
构建多模态数据资源体系,夯实数据基座
该体系整合临床、影像、生物样本等多模态数据资源,完成电子病历、HIS系统、检验检查、移动护理系统、影像类、生物样本及天气环境等多源数据的采集、解析等全流程处理,对医疗文书类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创新储存和呈现方式。围绕医学数据特点,从盘、评、理、治四个维度搭建数据治理体系,实施“点-线-面-体”的多层级治理策略,系统推进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

在此基础上,广安门医院开展数据标准化整合处理。确立标准化术语基线与分类体系,搭建标准化术语体系,通过自动标准化引擎,基于语义分析和知识图谱,实现疾病、药品等术语的自动对照,为高质量数据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高水平专病数据库,支撑临床科研创新
基于统一治理的数据资产,广安门医院已建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专病数据库:
一是代谢病临床数据专病库,纳入162万例代谢病相关病例,受管理患者数超30万,为医院申请国家中医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房颤临床数据专病库,纳入心房颤动相关病例4万余例。
此外,计划建立肺癌、肠癌等10个病种中医特色专病库,预计纳入相关病例200余万例,管理患者共计50余万人次。
推动数据创新应用,助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在数据创新应用方面,广安门医院实现多项突破:
● 根据科研项目主题内容创建数据集,并与30余个医学常用的统计模型结合,为临床医生提供便捷高效的通用性科研工具,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
● 发布中医医疗服务大模型——“广医·岐智”,以丰富的中医医学经验与临床诊疗数据为基础,打造具备强大中医诊疗推理能力和临床应用功能的医疗领域模型,有效提升医疗效率、改善医疗服务,助力缓解基层中医师短缺难题;
● 打造AI助手,应用于患者挂号、收集病史等环节,有效缩短候诊时间,减轻医生文书负担,提升病历质量与就医体验。

广安门医院高度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在国家“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与“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驱动下,持续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临床科研一体化为核心动力,全面促进临床、科研与患者服务协同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创新应用,赋能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