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团结引领青年学生感悟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践伟力,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新疆区委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祖国行’”专项社会实践。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各民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华北电力大学“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实践队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触摸民族脉搏的实地探索,更是一次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的征程——团队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等多样形式,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各民族共同命运的理解,在实践互动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进而引导更多青年树立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理念扎根心底。
成员信息: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实践团:
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米丽拜尔·赛买提
团队负责人:张熙宸 2023届 电网2301班
团队成员:安凯尔·木萨江 2022届 供应链2201班
团队成员:艾布拉克·依热斯巴依 2023届 软件2301班
团队成员:林胤睿 2023届 能科2302班
团队成员:乔亮凯 2023届 自动2304班
团队成员:陈锴淪 2023届 工商2302班
团队成员:穆拉迪力·吐尔逊江 2022届 电网2202班
团队成员:麦尔旦·依布拉依木 2024届 供应链2401班
3,实践内容
活动伊始,实践队指导老师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谈起,在轻松的互动中缓缓道来。她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经验,向孩子们介绍更广阔的天地,更新鲜的科技,更美好的梦想,鼓励孩子们既要既要扎实掌握学科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更要用心寻找心中的热爱,在更广阔的世界里锚定梦想,用坚持与努力让梦想慢慢绽放。孩子们专注聆听,对未来的生活展现出积极期待。


随后,实践队队长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通过类比讲解电流流动原理,将抽象的电力物理现象转化为具象的生活实例,让原本晦涩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再一步步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接着,孩子们拿到实验器材,按步骤动手拼装电池板、电机和扇叶,在实践队成员的巡回指导下完成组装。当孩子们自己组装的风扇在阳光下缓缓转动,抽象的知识瞬间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乐趣,在动手实践中悄然扎根、巩固。最后的知识抢答环节,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踊跃参与,在欢声笑语中重温用电安全常识,巩固湿手不触碰电器、雷雨天气避险等用电常识,让安全知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认知。

课堂结束之际,实践队为同学们送上了彩笔、套尺、笔袋、笔记本等学习文具。这些带着温度的物品,不仅是日常学习的实用帮手,更默默传递着一份真挚的爱心,承载着实践队对孩子们夯实知识基础、保持学习热情的殷切期望,也寄托着对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始终保持纯真快乐、实现全面发展的美好祝福,让温暖与鼓励伴随孩子们的学习时光。


华北电力大学“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实践队已连续两年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电力知识为纽带,为200余名小学生开设趣味电力小课堂,通过生动故事和简易实验播撒科学种子与团结理念;开展发电装置组装实践,在动手操作中传递知识力量与合作精神;同时组织开展“爱心传递”捐赠物资活动。华北电力大学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更在互动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实践行动打通大中小思政课衔接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教育领域的生动注脚。
4,实践感悟:
在阿图什市阿湖乡中心小学实践,见证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石榴花开,籽籽同心”,让我懂文化润疆、教育振兴意义,愿以行动助力,让民族团结与希望在乡土扎根。——团队成员艾布拉克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跟着老师走进小学,为孩子们带来电的科普知识,还和他们一起动手制作太阳能板小玩具。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和成功后的笑脸,我真切感受到科普的意义:不仅能让他们直观理解知识,更能点燃学习的热情。最后给孩子们分发学习用品时,他们的感谢让我明白,小小的行动也能传递温暖与力量。这次经历让我深知,传播知识、激发兴趣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也让我更愿意为这样的事付出努力。——团队成员安凯尔
当看到阿图什市阿湖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求知的眼神和动手实验时的积极主动,我感到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捐赠的物资帮助了孩子们的学习,设计的课堂引导孩子们学习了新的知识,我们的行动真的为民族团结,为乡村建设贡献了力量,让我真切感觉到,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中。——团队负责人张熙宸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