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都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精心组织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就业创业见学暨红色教育活动圆满收官。活动于9月、11月分两批次,组织全市近300名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赴遵义以沉浸式学习与实地化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打通红色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的融合通道,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筑牢信仰根基,也为他们融入地方发展、发挥退役军人优势,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红色课堂第一站:遵义会议会址里锚定初心坐标
2025年正值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这场奠定中国革命胜利基础的重要会议,成为此次红色教育的“第一课堂”。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怀着肃穆心情走进遵义会议会址。青瓦木楼的建筑静静矗立,门前“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声诉说着90年前那段扭转乾坤的历史。

“作为有18年军龄的老兵,站在这里更能体会‘信仰’的重量。”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李刚动情地说,“过去在部队守护国家安宁,如今转业到地方,更要传承红色信仰,在新岗位上继续冲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还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1000余件珍贵文物、400余幅历史照片及多媒体互动展项,系统学习会议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这场会议“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价值。
红色课堂第二站:息烽集中营旧址中汲取精神伟力
若说遵义会议会址是“信仰的课堂”,息烽集中营旧址便是“精神的熔炉”。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来到息烽集中营旧址,在这座曾被称为“人间地狱”的地方,感悟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的忠诚与气节。

在息烽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整齐列队,面向鲜红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山谷,既是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对初心使命的承诺。仪式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代表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纪念碑三鞠躬。“以前在书本上了解过这段历史,实地参观才真正读懂先烈们的不屈精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王芳眼眶湿润地说,“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信仰,我们必须代代传承,永葆军人本色。”
红色课堂第三站:苟坝与军创企业间照亮创业路径
“既要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信念,也要让他们在实地调研中找准方向。”成都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创新采用“就业创业见学+红色教育”模式,组织学员走进苟坝会议会址与当地军创企业,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结合,提供可借鉴的创业思路。

离开苟坝会议会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走进某军创企业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同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带领大家参观研发中心、生产车间与展厅,分享企业从“退役军人创业项目”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历程,以及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培训的举措。“看到老班长的企业做得这么好,我创业更有信心了!”想创办退役军人职业培训学校的陈丽说,“这次学到很多实用经验,回去会尽快完善创业方案。”

红色课堂结课礼:精准服务助力军转干部启新程
从遵义会议会址的“初心洗礼”到息烽集中营的“精神淬炼”,从苟坝会议会址的“思想启迪”到军创企业的“实践学习”,此次活动以“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的维度,让近300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将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以“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担当,为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通过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创业培训等举措,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融入地方发展,此次活动是深化服务的具体实践。
据悉,下一步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持续聚焦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需求,推出更多精准化、多元化服务:深化红色教育品牌建设,结合重要历史节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助力他们在新赛道实现人生价值。(谭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