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迎来一场科技与红色文化的深度交融——由中宣部、中共中央党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数字教育工作委员会、北华国际党建中心携手北京亿航同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跟着走·长征》主题VR体验馆正式启幕。长征主题VR教育基地,以数字技术为笔、历史场景为卷,在海淀这片创新热土上绘就了一幅“科技赋能红色教育”的生动图景,成为贯彻落实“十五五”规划、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标杆性实践。

破界·重塑:VR技术重构红色教育时空
作为海淀区文化数字化创新的“先锋实验”,体验馆以“十五五”规划中“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指引,突破传统红色教育的物理与认知边界。

科文融合,AI赋能。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经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大渡河的惊涛拍岸、夹金山的罡风凛冽、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四渡赤水的运筹帷幄、爬雪山的坚韧不拔、过草地的生死相依,皆化作可触摸、可体验的历史记忆。用户化身八路军战士参与多场枪战,实时查看歼敌数量,AI赛赛语音交互,知行合一重走长征路,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一人类史奇迹,真切感悟红军的英雄壮举和伟大精神,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共生·共融:校地企联动构建红色教育生态
项目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全局,创新构建“高校-政府-企业-社区”四方协同机制。在教育端联合开发“VR长征研学课程”,将虚拟体验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学生们在完成“爬雪山”任务后,需结合历史资料分析红军的物资管理策略;在“过草地”情景中,通过团队协作解决生存难题,实现“做中学、学中悟”。在政企端,体验馆成为基层党建新阵地,组织党员通过VR重走长征路,在虚拟战斗中锤炼党性修养。在社区端,“15分钟红色文化圈”计划覆盖周边街道,推出“银发党员VR讲长征”“亲子家庭红色挑战赛”等活动,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这种‘教育-实践-服务’的闭环模式,让长征精神从书本走向行动。”中共中央党校专家评价道,“海淀区通过技术、课程、场景的三维创新,为全国提供了红色文化传承的‘可复制方案’。”

领航·辐射:从海淀样本到全国示范
项目落地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期,其探索与规划中“推进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工程”“培育文化新业态”等要求高度契合。通过构建“数字内容生产-教育场景应用-文化服务输出”的产业链,体验馆不仅实现了红色文化的数字化转化,更形成“传播-认知-践行”的传承闭环。以体验馆为起点,打造‘红色文化科技走廊’,联动周边高校、科技园区形成创新集群,让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实践从‘盆景’变为‘风景’。

星火·燎原:社会各界共绘红色文化新图景
项目的推进凝聚了多方合力:中宣部、中央党校提供政策指导与理论支持;北航技术团队攻克动态交互难题;企业伙伴开发轻量化VR设备降低应用门槛;街道社区协助推广覆盖“最后一公里”。这种“政府搭台、科技赋能、社会参与”的模式,正是对“十四五”以来“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化实践。
“长征精神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密码。”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指出,“当00后学生通过VR与80年前的红军‘对话’,当科技工作者在虚拟战斗中重温入党誓词,我们看到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新可能’——它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流动在时代血脉中的基因。”
据悉,《跟着走·长征》VR体验馆将于11月中旬正式对公众开放,首批体验者涵盖大中小学生、企业党员及社区居民。这座矗立于学院路的“红色数字灯塔”,正以科技之光照亮历史,以创新之志凝聚未来,为文化强国建设写下属于海淀的生动注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