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床医学五班学生曹静玉凭借一组聚焦家乡历史文化馆内 731 部队罪证陈列的摄影作品,在 “以红为魂映故土 以影为介展振兴 —— 我为家乡代言公益摄影主题活动” 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第一名殊荣。手捧一等奖证书,她的心中没有过多的欣喜浮躁,反而被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乡土情怀与青年责任所填满。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摄影艺术表现力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当代医学生以镜头为家乡代言、以初心铭记历史、以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担当与使命情怀。


此次 “以红为魂映故土 以影为介展振兴 —— 我为家乡代言公益摄影主题活动”,以 “公益 + 摄影 + 家乡振兴” 为核心,旨在引导青年学子立足故土,用影像挖掘家乡红色资源、讲述乡村振兴故事,传递新时代青年对家乡的热爱与担当。参与活动过程中,曹静玉始终秉持 “为家乡代言” 的初心,将创作视角精准聚焦于家乡乡村历史文化馆内的 731 部队罪证陈列展区。在按下快门的每一个瞬间,那些凝固着历史伤痛的文物、史料,都让她对家乡的 “红色底蕴” 与 “振兴意义” 有了更刻骨的理解 —— 为家乡代言,不仅是展现乡村物质家园的重建与繁荣,更要守护好家乡的历史记忆,传承好红色精神基因,筑牢精神家园的根基。拍摄间隙,她深入家乡乡村走访,关注到当地留守儿童群体,镜头下的孩子们虽体格发育指标良好,但眼神中却缺少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飞扬神采。这一幕与展馆内的历史印记形成强烈共鸣,也让她回想起此前参与学校组织的家乡留守儿童物资捐赠经历:那时她以为对家乡的关爱是单向的书本、文具给予,而孩子们的坚韧与纯真,却结合这段铭记家乡历史的摄影实践,让她对 “以医学之力守护家乡” 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以影为介,不仅是记录家乡的历史伤痕与发展变迁,更是以公益之心传递对家乡生命的敬畏、对未来的期许。” 曹静玉坦言,凝视家乡历史文化馆内的 731 部队罪证,让她更加读懂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医学箴言的千钧重量,也更坚定了 “为家乡代言、为家乡奉献” 的决心。她的获奖作品,没有刻意渲染伤痛,而是以克制而有力的光影构图,将家乡的历史罪证与乡村儿童的现实状态形成隐性呼应,既以影像唤醒人们对家乡历史的铭记,更传递出 “以爱治愈创伤、以关怀滋养成长、以行动助力振兴” 的深层思考。在她看来,为家乡代言、助力红色乡村振兴,核心是 “人的振兴”,而铭记家乡历史正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当下的家乡 —— 让每一株生长在故土红色土地上的 “幼苗”,都能在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土壤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力量。
这份意义非凡的第一名荣誉,在曹静玉眼中从来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家乡的每一份历史记忆、每一位乡亲。“它属于家乡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属于每一位在老家红色乡村振兴道路上默默耕耘的同行者,更属于那些给予我们信任与感动、需要被守护的家乡乡村孩子们。” 她强调,这份荣誉是 “为家乡代言” 的崭新起点,不仅坚定了她用镜头持续记录家乡历史、讲述家乡振兴故事、传递正能量的决心,更让她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 无论身处何方,都将以医学专业所学反哺家乡、服务社会,持续关注乡村弱势群体健康,尤其聚焦家乡及更多乡村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 “铭记家乡历史、守护家乡未来、助力乡村振兴” 的承诺。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心怀故土的 “家乡代言人”,曹静玉有着清晰而坚定的追求:“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个体的生命健康,更是家乡的红色精神传承、乡村的振兴希望与社会未来的蓬勃生机。” 此次公益摄影实践中,家乡历史给予的震撼、乡村传递的温暖,已成为她前行路上的精神养分。“这条路很长,但我愿带着这份从家乡历史与乡土中收获的力量,既以镜头留存家乡的民族记忆、为家乡代言,又以医学温度守护家乡生命成长、为家乡赋能。” 曹静玉表示,将以微薄却坚定的力量,传承家乡红色基因,守护乡村希望,为绘制 “铭记历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心有所依” 的家乡红色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自己的青春担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