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深圳企业500强榜单”是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在2003年至2017年连续15年发布“深圳企业100强榜单”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其自2018年开始,至今已连续发布8年。
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在排序、发布当年“深圳企业500强榜单”的同时,基于该榜单上榜企业之经营数据的研究分析,同步编撰、发布当年《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报告》围绕着深圳500强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分类比较、横纵研究,并就深圳500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给出前景研判、策略举措、政策建议,与此同时,在总榜单的基础上,《报告》还基于榜单企业的经营指标情况及所在经营领域分门别类地分析得出了若干分榜单,从而提供了进一步观察榜单企业的细分视角。
“榜单”及《报告》始终致力于全景式呈现深圳大企业的群体分布、经营状况与发展趋势,旨在全方位助力深圳企业进一步增强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为深圳政府部门扶持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充分发挥经济领域的先行示范功能提供有力支撑与科学参考。
“2025深圳企业500强榜单”的排序工作及《2025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的编撰工作,由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主办并联合前瞻产业研究院完成。
10月28日,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简称深圳企联)正式发布“2025深圳企业500强榜单”及《2025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位列“2025深圳企业500强榜单”前三名。
“2025深圳企业500强榜单”以企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作为排序基准,而《2025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则依托企业在总体规模、经营效益、创新能力、社会贡献、国际化发展水平等多维度的综合表现,构建起一套科学、全面的发展潜力评估体系,以此深度剖析企业发展态势。基于“榜单”数据及企业相关经营指标,进一步衍生出多个分榜单,为深入洞察深圳企业发展提供更为细致的视角。
与此同时,围绕着入榜企业,基于企业的相关经营指标情况及所在经营领域,细分分析得出 6大分榜单,从而提供进一步观察榜单企业的细分视角。
榜单显示,2025深圳企业500强榜单上榜企业呈现以下特点:
1、经营业绩温和回升,盈利水平小幅承压:
上榜企业扭转前一年营收规模下滑趋势,实现整体增长,营收超千亿元的头部企业数量与上年度持平,仍为18家;企业整体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86%,较2023年的5.10%略有下降,整体盈利水平小幅回落,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巩固。
2、榜单腰部力量持续壮大:
榜单企业的众数区间段依旧为 10-100 亿元,企业数量增至 331家,较上年度同比上升5.41%;众数区间企业实现营收总额 11138 亿元,同比涨幅达 9.76%,营收在腰部以上的企业结构持续扩充,中层企业发展动能进一步释放。
3、头部企业竞争态势激烈:
新上榜企业数量为97家,占比19%;有22家企业名次保持不变,占比4%。近五年营收进入门槛仍呈增长态势,头部企业间位次变动频繁,竞争格局持续迭代。
4、民营企业活力凸显:
民营企业在500强中数量占比达70%(制造业领域尤为突出),实现营收占比超45%;新上榜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70%,且在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成为创新与市场开拓的主力军。
5、制造业根基稳固,竞争分化:
入榜制造业企业达207家(占比 41%),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3.82%,体量稳居各行业之首;但行业内部竞争分化明显,智能网联汽车、网络与通信等领域增长强劲,部分传统制造领域面临转型压力,企业名次变动幅度较大。
6、区域发展呈“三层梯队”:
南山、福田构成“核心引领层”,以创新与国际化优势领跑;龙岗、宝安、龙华、坪山形成“成长攻坚层”,依托制造业韧性支撑增长;罗湖、盐田、光明处于“转型调整层”,行进在突破传统路径依赖的路上。各区产业特色进一步凸显,但协同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5深圳500强企业虽在规模扩张、创新产出等方面取得进展,但仍面临多重挑战:
盈利效率方面,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低于非制造业及整体水平;
创新领域,存在研发人员流失风险,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人力降幅显著;
产业结构上,细分领域发展不均衡,部分传统行业转型滞后;
国际化进程中,部分领域海外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全球竞争力待提升。
未来,深圳 500 强企业需聚焦提升附加值、优化创新人力配置、平衡产业发展、完善海外业务布局,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可持续增长,助力深圳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健康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