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头捕捉岁月温度,用热爱深耕助老公益。张雨欣是公益路上的“追光者”,她以相机为媒、以爱心为桥,在光影中定格老人的晚年日常,在行动中传递直抵人心的温暖。
以镜头为眼,留存岁月里的“人间烟火”
自2023年与摄影结缘,张雨欣便将镜头牢牢对准孤寡老人群体。斑驳的老旧单元楼里,藏着太多令人动容的细节:李爷爷每日静坐窗前,反复擦拭老伴的旧照,指尖摩挲间满是思念;王奶奶戴着老花镜,在昏黄灯光下给远方孙子写信,信纸写满却从未寄出;清晨五点的晨光中,刘爷爷独自坐在社区长椅上,望着上学的孩童发呆——这是他寡淡日子里最热闹的“风景”。
“我不只是记录影像,更想帮老人们留住‘晚年生活痕迹’。”张雨欣的话语质朴而坚定。对她而言,拍摄从不是简单的定格:她会陪老人唠嗑,听他们讲年轻时的风光与牵挂,再用光影捕捉藏在细节里的生命印记。“人总要做些不被金钱左右的事,为老人留住晚年的痕迹,值。”这份初心,让镜头有了温度——当老人看见照片里的自己,眼中亮起的光,便是她“端得动相机就不停拍”的动力。
今年暑假,她在幸福院发现,许多老人的结婚纪念只有模糊的黑白登记照,甚至从未与伴侣正式合影。于是,她背上服装与设备为老人补拍婚纱照。80多岁的老人从羞涩局促到展露笑颜,嘴上说着“不好看”,却悄悄将照片捧在手心。这些定格皱纹与爱意的影像经短视频传播,收获无数“想给爷爷奶奶报名”的留言,让镜头成为连接岁月与温情的纽带。
以行动为翼,搭建善意传递的“连心桥”
2年多来,张雨欣不仅独自坚守,更带领学校摄影社团同行,让更多年轻身影走进助老公益。他们一同用镜头编织温暖的网,为2000多位老人拍下5000余张照片:有老夫妻羞涩牵手的合影,有老兵坚毅的面庞,还有家庭因全家福首次完整守岁的团圆时刻。老人们将照片藏进塑料袋、压在玻璃板下,甚至与寿衣同存“百年箱”,这让她深刻懂得:“这小小的照片,是老人沉甸甸的生命记忆。”
她以行动为老人送去青春的关怀与陪伴,面对接踵而至的认可与荣誉,却始终淡然:“是相机让我看见老人们藏在细节里的需求,是心底的热爱与善意,让我有勇气一直走下去。”
从光影记录到躬身践行,张雨欣以赤诚之心为笔、以温暖善举为墨,在摄影与公益的交汇路上坚定前行,成为连接善意与孤独晚年的“最美纽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