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4日,由成都市慈善总会指导,成都公益慈善创新孵化联合会主办,成都市社会组织乡村振兴联盟协办的《小善茶叙》项目参访活动在成都市社会组织乡村振兴联盟办公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走进乡村振兴实践,共谋联合发展之路”为主题。成都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成都公益慈善创新孵化联合会秘书长胡彬,成都市社会组织乡村振兴联盟秘书长曾俊,成都农业投资发展商会会长项金龙、执行会长袁国付、秘书长王益、办公室主任周琼,四川志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四川帝夏仕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权文,四川琨琰暖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润,四川四字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欧鹏,中科信通成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浩及成都慈创工作人员共计15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解码社会组织的乡村振兴实践

活动伊始,在联盟秘书长曾俊的引导下,与会人员参观了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和成都市社会组织乡村振兴联盟的联合办公场地,依次走访办公区、项目展示区及荣誉墙。通过一幅幅项目纪实照片和多个荣誉奖项,大家直观感受到两个机构在乡村发展领域深耕足迹与专业积淀。

随后,在轻松而专注的氛围中,联盟秘书长曾俊系统介绍了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和成都市社会组织乡村振兴联盟成立以来的实践历程。其中,海惠创新提出“乡村共渔”模式,聚焦产业振兴与价值链打造,通过支持创业带头人、规范合作社运营、整合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联盟联合多方力量,搭建“成都市慈善总会乡村振兴联盟平台”,累计筹资近600万元,开展人才培育、资源对接与行业交流,助力社会组织专业化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振兴路径。
凝聚共识


在之后的座谈交流环节,参会代表围绕“企业与商协会如何有效参与乡村振兴”依次发言,分享各自机构在资源对接、产业支持与公益合作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各方一致认为,乡村振兴需构建政府引导、社会组织专业运作、企业资源赋能、乡村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社会组织在项目落地与在地连接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与商协会可依托产业、渠道等优势参与共建。合作应立足真实需求,尊重村民主体性,推动资源精准对接与项目可持续发展。
凝聚合力

接着在座谈交流的总结发言中,秘书长胡彬指出,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乡村主体协同发力。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建立“乡村振兴资源对接清单”,定期汇总乡村需求与社会资源;二是鼓励企业以“小而准”的方式参与,如开展一次技术帮扶、促成一场渠道对接或组织一场技能培训;三是支持社会组织发挥“桥梁”作用,精准匹配企业专长与乡村实际需求。他期待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动跨界对话与务实合作,让善意的种子在乡土深处生根发芽,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成都实践新篇章。
小善常在,茶叙常新

活动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此次参访不仅深化了各方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理解,也进一步凝聚了跨界协同的共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积极探索资源对接与合作路径,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未来,成都慈创将持续搭建跨界交流平台,推动更多社会力量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服务乡村,让善意与智慧在广袤乡土上生根发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