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由广州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以“重组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为主题的2025湾区特殊资产推介会暨《中国特殊资产行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活动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广州市人民政府领导出席并致辞,来自政府部门、金融监管、司法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及行业协会等300余位代表参会,共商特殊资产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本次活动的重要成果——重组中心正式启航,标志着大湾区特殊资产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广州正式建立“重组+重整”双轮驱动的企业纾困和重组新格局。

活动伊始,为落实省委“1310”工作部署与市委“1312”思路举措,推进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构建庭内外重组衔接机制,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场签署《关于构建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衔接机制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围绕案件双向移送、快速审理、管理人推荐、财产处置优化等八大方面,建立府院联动衔接机制,强化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提升企业重组重整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助力广州打造特殊资产管理高地,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在政府及行业机构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隆重举行了湾区国际重组中心启航仪式,正式启动实体化运行。这一重要平台将推动特殊资产处置从分散服务模式向“政府指导+市场发力+司法保障”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转型升级。作为广州打造特殊资产新模式的又一核心载体,重组中心将联合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依托自身“重组协调人库”“投资人库”和“专业服务机构库”,推动行业从不良资产传统交易,向全链条重组重整生态构建跨越。

在市委金融办的指导与支持下,湾区国际重组中心将作为企业纾困和资产盘活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专业平台,聚焦四大核心功能:一是专业诊断与价值评估,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诊断评估体系,精准识别风险与价值,量身定制重组方案;二是资源整合与配置,依托三大资源库及七大领域专家委员会,汇聚专业、资本与产业资源;三是庭内外衔接,通过“府院联动”机制为企业争取调整期,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建“绿色通道”,确保重组方案高效落地;四是行业生态共建,联合多家行业协会与专业机构,通过信息共享、专业研究、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湾区国际重组中心执行理事长兼法定代表人闵卫国在专题发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功能定位与核心作用。该中心创新构建了“诊断识别—资源匹配—方案定制—司法落地”的高效闭环。同时具备五大独特优势:以民办非企业法人实现实体化运作;由行业权威单位共建保障专业化服务;集“五位一体”与三大资源库打造立体化赋能;建立健全机制实现制度化保障;聚焦规则对接与跨境资源形成国际化特色。

在战略合作环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与7家全国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7家商业银行及7家全国各地重要产业投资机构集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现场落地3个涉及房地产盘活与企业债务重组重点项目。这24组签约成果集中展现了广州市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支撑、产业赋能”多方协同的积极成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围绕《经济转型与特殊资产行业发展》作主旨演讲,市委金融办现场宣介广州市构建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的相关政策。活动同步举行《中国特殊资产行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仪式与“中国特殊资产深度教育培训计划”启动仪式,并设置资产推介及专题研讨环节,11家资产管理公司与银行机构现场推介优质资产。

整场活动以“宏观政策—地方实践—理论研究—项目对接”为核心脉络,既系统呈现了湾区特殊资产行业的发展全貌与创新路径,也为构建良性行业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广州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未来,广州市特殊资产行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依托重组中心及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等核心载体,协同探索特殊资产领域的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着力构建规则清晰、服务专业、生态繁荣、流转高效的市场体系,力争成为湾区经济“晴雨表”、金融稳定“压舱石”与产业升级“助推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
简介:第十一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将于10月29日开幕,除了科技感满满的农业场馆园区,精心打造的“萌趣田园”萌宠乐园与“嘉禾缤纷”无动力园区两大亲子主题区已进入最后筹备阶段,邀您共赴秋日田园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