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最初会将孩子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误认为是“调皮”“叛逆”,忽视了背后的病理因素,导致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事实上,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并非单纯的“好动”,而是涉及注意力、行为控制、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问题。
多动症患儿的9大典型表现
1.注意缺陷:作为多动症核心症状,患儿注意持续时间远短于同龄人,即便对感兴趣的活动也难以久持,上课、写作业易走神。他们对外部刺激敏感却无法过滤无关信息,常丢三落四、交谈心不在焉,做事缺乏连贯性,易中途切换任务。
2. 活动过多:这是最易察觉的外在表现,患儿难以静坐,常做转笔、扭动身体等小动作,兴奋多话、爱管闲事,无法安静玩耍,甚至不分场合奔跑喧闹。需注意,少年期该症状可能减轻,但核心问题仍可能存在。
3. 沟通干扰:患儿常打断他人讲话、抢先回答问题,缺乏交流礼仪。他们话量极大,交谈时只关注自身表达,听不进对方内容,即便沉默时内心也思绪繁杂,无法实现有效双向沟通。
4. 冲动任性:患儿做事凭兴趣,缺乏理性思考,对不感兴趣的事难以坚持。与同伴相处时易招惹他人、不计后果,对家长和老师的劝告置若罔闻,管教难度较高。
5. 情绪不稳:患儿情绪起伏极大,易因小事过度兴奋或因轻微挫折低沉、哭闹,甚至出现反抗攻击行为。性情急躁、易怒且难以平复,不仅影响人际关系,还会加重学习生活困扰。
6. 时间观念薄弱:因冲动、思维发散,患儿做事无条理、缺乏时间规划能力。同龄孩子可自然完成的任务,他们需依赖拆分任务、可视化步骤、闹钟等辅助手段,常出现作业拖沓等问题。
7. 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患儿听课质量差、作业速度慢且错误多,成绩达不到其智力水平应有的高度。不少患儿智力正常甚至超常,却因症状无法发挥优势,长期易滋生厌学情绪。
8. 低自驱力:患儿缺乏内在动机,完成任务依赖外部刺激和评价。因难以控制注意力、易受环境影响,对游戏等有即时奖励的活动能专注,对学习等枯燥任务则难以坚持。
9. 神经发育异常:部分患儿存在精细动作和协调运动发育滞后问题,如对指不灵活、系鞋带等动作掌握困难,部分还存在左右分辨不清,易穿反鞋、混淆汉字结构等情况。专家提醒:科学干预是关键,早发现早改善
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提醒,多动症并非孩子的“坏毛病”,而是需要科学干预的神经发育障碍。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多种症状且持续半年以上,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期通过科学干预,大部分多动症孩子的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不会影响未来的成长发展。切勿对孩子进行打骂批评,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延误干预时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