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身高增长会进入“休眠期”,实则秋冬时节若能抓住关键因素,科学干预,依然能实现身高的稳步提升。
今年8岁的鹏鹏(化名)年初在学校体检时,身高仅120厘米,比同龄孩子平均身高低5厘米,被诊断为生长迟缓。家长带着鹏鹏
来到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找到李苗主任,李苗主任通过骨龄检测、生长激素水平检测等全面检查,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方案。经过半年的科学干预,鹏鹏身高增长至128.2厘米,成功追赶上同龄孩子的平均身高,家长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秋冬长高有依据,三大关键因素别忽视
很多家长对“春生夏长”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只有春季是孩子身高增长的黄金期。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李苗主任解释,儿童身高增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春季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但秋冬季节也有其独特的长高优势,关键在于把握好营养、睡眠、运动三大核心因素。
从生理机制来看,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人体新陈代谢速度相对减缓,能量消耗减少,这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充足的营养储备正是身高增长的物质基础。同时,秋冬季节白天时间缩短,夜晚时间延长,更有利于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而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良好的睡眠质量能让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此外,秋冬季节适当的户外活动虽然面临低温挑战,但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骼密度,对身高增长同样重要。
营养方面,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儿童身高增长至关重要。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李苗主任表示,蛋白质是构成骨骼和肌肉的主要成分,秋冬季节应让孩子多摄入牛奶、鸡蛋、瘦肉、鱼虾、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钙是骨骼生长的核心元素,每天保证500毫升左右的牛奶摄入,搭配豆腐、芝麻酱、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能满足孩子骨骼生长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秋冬季节日照时间减少,孩子容易缺乏维生素D,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为孩子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同时利用中午阳光充足时带孩子户外活动,促进自身维生素D合成。
睡眠对身高的影响往往被部分家长忽视。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分泌高峰,且深睡眠状态下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以上。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李苗主任提醒,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天应保证10小时睡眠,初中阶段孩子保证9小时睡眠,尽量在晚上9点前入睡,确保在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段进入深睡眠状态。
运动是刺激骨骼生长的重要手段,秋冬季节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尤为关键。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李苗主任建议,可选择跳绳、篮球、跳绳、游泳等纵向拉伸类运动,这类运动能对下肢骨骼产生适度刺激,促进骨骼软骨细胞增殖,从而助力身高增长。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小学低年级孩子每天运动30-40分钟,高年级及以上孩子每天运动1小时左右,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
秋冬长高常见误区,家长需警惕
很多家长在儿童秋冬长高问题上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常见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秋冬季节孩子身高不增长,忽视营养、睡眠和运动的管理;二是盲目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部分增高保健品中可能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会导致孩子性早熟,反而影响最终身高;三是过度进补,秋冬季节很多家长给孩子大量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导致孩子肥胖,而肥胖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不利于身高增长;四是忽视孩子的情绪管理,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针对这些误区,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李苗主任强调,儿童身高增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科学的管理,而非依赖保健品或过度进补。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身高管理观念,从营养、睡眠、运动等方面科学干预,同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为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此外,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变化,建议每3-6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绘制生长曲线。如果发现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或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平均水平,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童康复科或生长发育专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原因,尽早进行干预。因为儿童身高增长具有时效性,一旦骨骺线闭合,身高就基本停止增长,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将难以补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