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19:30,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参演作品交响组曲《喜马拉雅》将在四川交响音乐厅震撼上演。这部作品以喜马拉雅山脉为核心题材,融合多元艺术元素,汇聚顶尖艺术力量,将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魅力的视听盛宴。
作品:融民族特色,展文化交融
交响组曲《喜马拉雅》围绕喜马拉雅山脉的地理风貌、自然资源、民族融合、生态环境及人文生活展开创作,创新性地将西藏传统器乐与管弦乐结合,丰富音色表现,凸显西藏民族音乐独特风格。
作品采用“序+四个乐章+尾声”的结构,各部分内容层层递进:序《缘起》:以藏大鼓、海螺声搭配弦乐与管乐,勾勒喜马拉雅山脉雄浑壮丽的轮廓。四个乐章:《新生》再现地壳碰撞,展现山脉崛起与珠峰宁静之美;《江河》借藏大号与弦管乐交织,诠释中华民族“同饮一江水”的团结;《欢歌》融入西藏传统乐器与昌都弦子音乐,呈现西藏发展生机;《奔腾》以中提琴模仿河流,传递雅鲁藏布江气势与西藏人民奋发精神。尾声《辉煌》:用“朗玛”音乐与合唱,赞美喜马拉雅与新时代辉煌,歌颂西藏发展成就。
该作品不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助力西藏文旅品牌打造,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艺术载体。
主创:顶尖阵容,实力护航
本次演出汇聚多位优秀音乐人才,为作品呈现提供专业保障。指挥石建平:石建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一级指挥,西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访问学者。早年先后跟随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指挥家李西林教授和著名指挥家邱正桂教授学习合唱与乐队指挥。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和人社部“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培养项目”,跟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教授学习交响乐与歌剧指挥。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西藏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为西藏及西部七省市培养基层合唱指挥人才30余人,推出原创藏语合唱作品10余首;主持创作的交响乐《古格幻想》(现更名为:古格)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立项资助,参加文旅部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获得“优秀作品奖”;主持创作的交响乐《祖国的西藏》先后获得中国文联青年艺术人才创作扶持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立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藏族传统声乐演唱人才培训》项目。创作歌曲《亲人》获得西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编著出版《吉祥阳光—西藏原创合唱曲集》,获得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扶持立项资助。指导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民族古乐组合参加全国民族器乐展演获得“优秀乐种组合奖”。主持文旅部社科项目《西藏艺术创作与表演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等。
指挥普布次仁: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西藏交响乐团青年指挥,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先后学习大提琴与指挥专业,师从胡天纵、马新桦、李西林等教授,2018年起担任西藏交响乐团指挥,经验丰富。
乐队首席达娃: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理事会理事,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徐多沁教授。她多次参与全国性及西藏重大演出,如全国交响乐展演、西部交响乐周、丝绸之路艺术节等,2023年还参与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收官演出,演奏技艺精湛。
乐团:专业团队,铸就品质
此次演出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与四川交响乐团携手呈现,两大乐团均具备深厚实力与专业水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于1958年7月,伴随西藏民主改革成长,是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组成的西藏唯一省级专业民族歌舞乐艺术表演团体。建团以来,涌现出才旦卓玛等知名艺术家,创作130余台优秀剧(节)目,获336项各级奖项,足迹遍布国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省级事业性职业乐团,2002年建团,拥有完整编制的管弦乐团、“天姿国乐”及职业合唱团。乐团长期与国内外知名音乐人才合作,推出高品质交响音乐会,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知名专业乐团,深受乐迷喜爱。
这场集优秀作品、顶尖主创与专业乐团于一体的演出,将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观众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10月24日,四川交响音乐厅,邀您共赏《喜马拉雅》的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