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7 日,小米 17 系列正式开售,仅5分钟全渠道销量突破80万台,刷新 2025 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纪录。更令人惊讶的是,这股热潮并未止步于国内市场——开售第五天,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小米以 22.08% 的市场份额登顶中国智能手机榜首,一周之内从行业第五跃居第一,短暂超越苹果。
这场“现象级爆单”的背后,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小米 17 系列以“全面对标并超越 iPhone 17”为目标,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采用 3nm 工艺,GPU 性能较苹果 A19 Pro 提升 34.6%。Pro 版本独创的“妙享背屏”成为话题焦点,支持背屏自拍、信息显示、快捷操作等功能,既解决了主摄自拍画质问题,又重新定义了交互体验。
续航方面,全系搭载高能量密度的金沙江电池,能量密度高达 894Wh/L,Pro Max 型号更采用 L 形异形叠片设计,兼顾续航与轻薄,满足“充得快、用得久”的核心需求。起售价5,999元的 Pro Max 销量占比超 50%,再次验证小米高端化战略的成功。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米 17 系列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印度、东南亚、欧洲市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210%、180%、150%,在德国 MediaMarkt 渠道的单日销量超越三星,成为当地消费者首选的安卓旗舰机型。海外用户对其背屏创新和骁龙芯片独占期高度认可,媒体评价称“小米在安卓阵营中建立了新的高端标准”。
而支撑这场销量奇迹的,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小米多年来构建的全球化运营体系。小米目前已进入 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计划未来五年再开设 1 万家海外小米之家,并在欧洲推动电动汽车落地。这意味着,小米正从“全球卖产品”走向“全球建体系”——而这一进程中最具挑战的,恰恰是海外雇佣与用工合规。
从“设厂出海”到“用工出海”:中国企业的新阶段
过去,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多集中在制造端和销售端。如今,随着品牌力与供应链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企业进入本地化运营阶段——他们需要在不同国家招聘市场、公关、客服、技术支持等岗位,实现与当地用户的深度互动。
但海外雇佣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工资税、社保与年假制度差异显著,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合规风险;在尚未设立实体的情况下,企业通常无法直接雇佣员工,也难以为其合法缴税与投保。
这让许多中国企业在快速扩张时陷入两难——既想迅速落地,又担心违规成本高昂。
名义雇主(EOR)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兴起: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作为员工的法定雇主,代为签署雇佣合同、发放薪资、处理税务与社保。企业只需专注于业务管理与绩效考核,无需设立当地公司即可实现合法合规的海外雇佣。
相比传统设立实体的模式,EOR可将落地周期从几个月缩短至一两周,极大提升企业进入新市场的速度。
这种“轻实体 + 合规雇佣”的思路,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新共识。
谁更懂中国企业出海?
2025 年,全球名义雇主(EOR)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众多国际服务机构不断扩展合规网络、完善薪资系统,以应对跨国雇佣的复杂需求。
但对中国企业而言,仅有“覆盖面广”并不意味着“适配度高”。跨时区沟通、文化差异、语言壁垒与税务体系差异,往往成为企业出海的隐形成本。
这也促使具备中西双向服务能力的EOR服务商逐渐受到青睐。以万领钧 Knit为例,其总部位于加拿大,在中国深圳设有华语研发与服务中心,形成“海外总部 + 国内响应”的服务格局。
Knit 提供5×24小时华语支持,可跨时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有效减少沟通延迟;其创始团队成员均具备海外会计与人力资源管理背景,对不同国家的薪资税务架构与合规流程有深入理解,能够为企业提供可落地的海外雇佣解决方案。
目前,Knit 的服务网络已覆盖170+国家和地区,通过名义雇主EOR模式帮助企业实现雇佣合同签署、薪资发放、税费申报与社保缴纳等全流程管理,帮助中国企业在未设立海外实体的情况下实现合法用工与薪资合规。
这种在地化与专业化并重的服务模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时的现实选择。
小米式爆发的背后,是组织全球化的力量
从小米 17 刷新销量纪录,到更多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企业出海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创新延伸到组织与用工创新。
名义雇主(EOR)作为海外雇佣的新型合规工具,正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未来,随着更多行业深入海外市场,如何高效、合规、灵活地管理本地人才,将成为中国企业持续增长的新课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