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中国锂电装备行业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十年。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从单机供应到整线输出,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这一历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也是整个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近日,电池中国网在《CBIS十年对话》系列节目中,专访先导集团董事长王燕清,回顾行业十年变革、探讨企业应对内卷与全球竞争的破局之道,并展望下一代技术路线图中的装备机遇。
中国锂电装备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回溯2015年先导智能在创业板上市至今的十年,中国锂电装备行业经历了颠覆性的变革。在王燕清的视角中,这十年行业完成了三个核心维度的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标志着中国锂电装备实力的显著跃升。
第一重为定位之变,实现从产业“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是国产锂电设备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涂布机、卷绕机、叠片机等曾高度依赖进口的关键设备,如今不仅全面实现国产化替代,更通过智能化改造将生产效率提升数倍,推动锂电池制造成本下降超70%。中国锂电设备不再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是主动参与并塑造产业标准。“过去我们是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则与全球顶尖客户共同定义下一代电池的生产方式。”王燕清表示。
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先导及其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217项,在锂电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客户合作方面,先导智能已与大众、宝马、丰田、特斯拉、保时捷、LG、SK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为主流企业布局全球市场的核心装备合作伙伴。
第二重为格局之变,完成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服务”的拓展。十年间,中国锂电装备企业主动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智造”的实力。“我们的战场是星辰大海。”王燕清表示,中国装备已成为全球顶尖电池厂的“标配”,而先导智能正是这张“中国名片”中的突出代表。
第三重为理念之变,实现从“交付机器”到“赋予智慧”的升级。“硬件是躯体,智能是灵魂。”王燕清强调,先导智能所追求的“智能”,是让设备成为具备“思考能力”(智能)、能够持续进化的“数字生命体”。这一理念推动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整线解决方案商转型,其技术标准亦实现向海外市场的反向输出。
破局之道:以持续创新穿越产业周期
在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先导智能却成功跃升为全球锂电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谈及其中的关键策略,王燕清直言:“内卷是价值回归,会淘汰投机者,凸显强者。先导智能靠的是不参与低水平内卷,而是坚持向上破局。”
当同行陷入价格战时,先导选择“投资未来”。“价格战是消耗战,技术战才是决胜战。”先导智能的研发投入始终瞄准未来五年的市场需求,持续深耕核心工艺,保持产品技术领先性,从而避开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当同行仍聚焦单机销售时,先导已实现智慧工厂的整线交付。“我们交付的不是单个‘乐器’,而是一整首效率交响乐。”整线交付能力是先导智能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硬件、软件与算法,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效,这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当同行固守国内主场时,先导选择“开拓全球客场”。“用世界最高的标准来淬炼自己,打造竞争护城河。”由此可见,选择更具挑战但价值更高的发展路径,正是先导智能实现行业领跑的核心原因。
全球化愿景下的技术布局与未来蓝图
站在十年发展的节点上,先导智能的目标早已超越“装备供应商”的定位,其愿景是“成为世界级智能装备领军企业”,进而成为“智慧能源未来的核心构建者”。这一愿景包含两层核心内涵:一是成为能源制造的“大脑”:不仅提供先进的硬件设备,更赋予算法与数据的“灵魂”,的目标是用AI定义下一代能源制造,将人工智能与锂电装备深度融合,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更智能、更高效。二是成为绿色未来的“基石”:“始于锂电,不止于锂电。”光伏、氢能、储能等需要顶尖智能制造技术的领域,均被纳入先导智能的战略布局。“新能源是改变世界的引擎,先导智能要做制造这一引擎的‘超级工厂’。”
当前,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备受行业关注,这对锂电装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王燕清将其视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提出“技术同步,装备先行”的策略:当客户仍在验证技术想法时,先导智能已着手设计量产方案。具体来看,先导智能已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及各工段关键设备的全面覆盖——干法涂布设备支持1000mm幅宽、80m/min负极、60m/min正极的高速生产,能耗降低60%;湿法工艺采用特殊涂布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固态电解质复合设备达到50m/min的行业领先效率;创新无隔膜叠片技术投入应用;600MPa等静压设备支持150℃高温作业。目前,相关设备已进入欧美日韩及国内头部企业供应链,并获得重复订单认可。研发层面,先导智能坚守“三代一体”的铁律: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还承诺:虽难测电池技术终点,但通过终点的路,先导能够铺设。
供应链新布局:全球化思考与本地化行动的协同
当前,出海已成为锂电行业的共识,供应链“区域化”呼声也日益高涨。王燕清认为,“区域化”是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二者并不矛盾,先导智能的应对策略是“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
身份上,从“中国供应商”转变为“全球合作伙伴”。先导智能的海外布局并非简单的设备出口,而是以客户布局为导向,践行“客户在哪,我们在哪”的理念,通过本地化运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深化合作粘性。先导智能自2018年启动全球化战略以来,已相继在欧美、日韩、东南亚地区设立19家境外分(子)公司,并在欧洲布局技术能力中心、交付中心及物流中心仓,构建起“全球研发、全球交付、全球服务”的完整体系。
从跟跑到引领,从国内到全球,先导智能在王燕清的带领下,书写了中国智造的突围故事。未来,面对技术迭代与全球化机遇,先导智能将以“智慧能源核心构建者”的姿态,继续引领中国锂电装备行业在全球新能源变革中书写新的篇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