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切实提升全民急救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10月11日,在长沙医学院体育馆内,一场承载着公共急救能力提升使命的“千人CPR(心肺复苏法)+AED(体外自动除颤仪)培训”专项活动在此隆重开展。本次活动由望城区红十字会主办,联合共青团长沙医学院委员会、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应急救护智能化培训基地以及长沙医学院红十字会共同协办。
急救新程今日启,仁心使命此时承。据统计,我国心脏骤停患者院外生存率较低,提升公众急救能力刻不容缓。本次汇聚千名师生的培训活动,致力于整合专业医疗资源与高校社团力量,构建起“公益机构-医疗机构-高校组织”三位一体的急救能力提升平台,传播“人人敢救、人人能救、人人会救”的生命救援理念,以实际行动奏响守护生命健康的时代强音。
(图为培训学员正在参与开幕式)
国歌奏响,这场以生命守护为使命的活动庄严启幕。长沙市望城区红十字会邓燕洁副监事长莅临现场并讲话,她借助一系列详实数据清晰阐述了“全民急救能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与实施路径;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学院)谭驰名党委副书记在致辞中强调,“每一个受训者,都将成为行走的急救站”,简洁有力的话语,激发了在场每一位学员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也让本次培训现场的氛围进一步热烈起来;长沙医学院校团委尚蕾书记在开幕式的总结中指出:“生命的传递离不开每个人的接力,希望大家都可以更多地传递这份温暖。”至此,开幕式的仪式正式为培训的开始开启篇章。
(图为长沙医学院校团委尚蕾书记发表演讲)
(图为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学院)谭驰名党委副书记发表演讲)
(图为望城区红十字会邓燕洁副监事长发表演讲)
仁心共筑救援基,校地联培济世才。“人人为急救,急救为人人。”这不仅是参训学员的共同心声,更折射出医学教育的根本责任,通过系统、严格的实操训练,学员们通过高仿真模拟人与AED训练机,深度掌握了包括胸外按压深度与频率、人工通气、AED电极片精准贴放与分析除颤在内的标准CPR+AED全流程,实现从“旁观者”到“守护者”的角色转变,为校园乃至社会织就一张坚实的生命安全网。
(图为参与学员进行培训)
此次历练所铸就的,远不止于娴熟的技艺,更是一份深植于心的担当——它让每一位学员,都成长为生命防线上一名从容自信的守护者。卓越终成炬,本次培训共计逾千名学员参与其中,且合格率达到了100%,这一成果,既是长沙医学院深耕应急救护普及、锻造社会急救生力军的实力见证,更是高校扎根社会、护佑生命的使命践行与责任担当。
(图为部分志愿者合影)
救护薪传扬大爱,青春使命铸新章。此次“千人CPR+AED培训”活动构建起从急救技能到公共责任的完整闭环,将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在医学教育土壤中完成现代性表达。此次活动是长沙医学院服务社会、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未来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为构建韧性健康社会贡献高校力量。
文字来源:孙可晨、王越
图片来源:周邵凌、刘非彤、魏佳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