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祥,北京中医药大学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投身中医药事业四十余载。他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许彭龄先生,深入学习并传承中医精髓。
在脾胃病诊治方面,张云祥主任经验丰富,深受患者信赖。无论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脾胃病症,还是胃下垂、胃部术后综合征等复杂情况,他都能细致辨析病情,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脾胃病辨治思想,博采古今之长,既遵循《内经》等经典理论,又借鉴历代医家经验,做到尊古而不泥古。
医术之外,张云祥主任的医德医风亦广受赞誉。他始终秉持真诚正直的行医准则,坚持“治病先疗心”的理念,深知患者身心状态对康复的重要性。在诊疗过程中,他不仅以医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更以关怀温暖患者心灵。他以精湛医术践行仁爱初心,赢得患者深度信赖,更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倾尽全力、贡献力量。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被视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以及“气机升降之枢”。若脾胃受损,消化功能便会受到影响。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均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气血来濡养。若脾胃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生成不足,加之代谢失常可能产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便会干扰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因此,脾胃在养生防病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视脾胃的调养,对于维护整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秋季为何容易脾胃虚弱?
秋季脾胃不适的情况较为常见,其原因多样。夏季,人们常有食生冷之品的习惯,脾胃功能易受损伤,处于相对疲弱状态,进入秋季后,一些问题便可能显现。秋季天气转凉,人体阳气渐趋于内,脾胃阳气可能相对不足。此时食欲虽有改善,但若饮食不加以节制,脾胃负担加重,运化功能失调,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夏秋之交,湿气仍然较重。外感湿邪,容易困阻脾胃,影响其正常功能。而素体脾虚之人,运化水湿的能力本就不足,易生内湿。内外湿邪相结合,进一步阻碍脾胃的运化。
此外,秋季自然界肃杀之气渐起,人也容易感到情绪不佳、抑郁低落。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损伤脏腑,心情抑郁可能导致肝气不舒,进而影响脾胃(即“肝木乘脾”)。因此,秋季养护脾胃需要综合调摄。
这些习惯很伤脾胃
饮食失节,脾胃失常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健康。现今,不少人饮食失于节制,过度摄入肥甘厚腻之物,不辨食物寒热温凉之性,频繁食用辛辣煎烤食品。长此以往,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其运化功能失常,为多种脾胃问题埋下隐患。
情志失调,脾运受阻
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思虑、忧郁、焦虑、紧张等情绪较为常见。这些不良情绪可能干扰脾胃的气机升降,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脾胃不适,影响身体的消化与吸收。
劳逸失常,脾胃失和
劳逸结合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原则。中医指出,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过度,或是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都可能打破脾胃正常的运化节奏。过度劳累会耗伤脾胃之气,久坐不动则使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胃失和,易生疾病。
调理脾胃的基本原则
01 健脾
中医视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气虚、升降失调,患者常出现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等症状。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有助于身体康复。若脾气不健,消化功能失职,会导致腹胀、消瘦等,宜用四君子汤等方剂益气健脾。脾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易产生痰饮、水肿等问题,所谓“脾为生痰之源”,可用参苓白术散健脾除湿。脾失统摄,可能出现便血等症状,可用归脾汤调理;脾失健运导致的痿证,补中益气汤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调养脾胃,健脾是重要环节。
02 和胃
《素问》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内经》开启了和胃思想的先河,记载了缓急、除满、降逆等方法。《伤寒论》进一步发展了和胃之法,包含了如用姜、枣益胃等安胃和中的方法。叶天士创立了胃阴学说,认为“和胃”即调和胃腑的气血阴阳。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病多实证,且“胃气主降”,因此和降是调理脾胃的常用原则。
03 升脾阳
“脾气主升”是脾的重要生理特性。依据《素问》《难经》的原则,中医倡导通过温补脾胃、升举清阳来升发脾阳,补充元气以生阴血。李东垣根据“脾阳升则阴火降”的理论,创立了“补中升阳”法,主要以益气升阳为主,稍佐甘寒泻热之品,用于治疗脾胃内伤等证。他创立的甘温除热法,拟定了补中益气汤,方中用人参等大补元气,白术健脾,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升阳,当归养血,使得胃气充足、气血旺盛,从而调理虚热。
04 祛脾湿
脾能为胃行其津液,其特性是喜燥恶湿。脾气虚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腹胀便溏;若湿邪困阻脾脏,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因此,调理时既需益气,也需化湿健脾。《素问》言“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可用白术等苦温之品燥湿,但应注意不可温燥太过,可稍佐温润之品,以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维护脾胃健康。
中医教你调理脾胃
饮食有节,顾护脾胃
饮食有节乃调理脾胃之关键要素。中医倡导避免暴饮暴食,使饥饱适度,以防损伤脾胃运化之能。饮食当不疾不徐,定时进餐,以助脾胃形成规律节律。且要寒温适宜,不过热过冷,“宁饥毋饱”,减轻脾胃负担。如此,脾胃得养,方能正常发挥消化吸收之功,为身体提供充足养分,维持健康。
运动气功,健脾和胃
适度运动与气功练习对脾胃大有裨益。坚持运动可增强脾胃消化功能,强健四肢肌肉,减少疾病发生,实现养生防病。古代医家创制的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动作舒缓,刚柔相济,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长期练习,可促进脾胃运化,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让身体处于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少思寡欲,调养心脾
郁病治疗,调养脾胃至关重要。中医认为,脾胃和调,气血畅达,五脏六腑及荣卫之气皆能受其滋养,疾病自然不生。养生需顾护中气,以脾胃为先,同时注重精血同养、形神合一。在情志上保持平和,减少思虑与欲望,使身心和谐,共同达成养生目的,让身体远离病痛困扰。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人们应适应寒暑燥湿的气候更迭,使精神内守、形神合一,从而延年益寿。重视养生对疾病预防的作用,依据季节调整起居,如春季早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等。同时调养精神,保持乐观心态,使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维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专家简介
张云祥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周日下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专业40余年,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许彭龄先生,在临床当中积累了一定的诊疗经验。
擅长治疗:脾胃病,肝胆疾病及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如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黏膜脱垂、幽门不全梗阻、胃石症、胃术后综合征、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以及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同时擅长原发性肝癌、肝腺瘤、局灶性结节样增生、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以及泌尿系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尿道炎、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
责任编辑:kj005
面对包茎问题,选择一家专业且口碑良好的医院至关重要天水协同医院的包茎诊疗科室,环境优雅宜人踏入天水协同医院,映入眼帘的是整洁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
张云祥,北京中医药大学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投身中医药事业四十余载在脾胃病诊治方面,张云祥主任经验丰富,深受患者信赖医术之外,张云祥主任的医德医风亦...
睡眠床垫哪个品牌好?近日,床垫十大品牌喜临门再次迈出关键一步,从睡眠赛道“卷”向医疗级2025年9月30日,喜临门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
洲际航天科技集团(港股代码:01725.HK)于10月13日正式将总部从香港迁至广州,并揭牌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锚定大...
双11大促在即,消费赛道迎来关键增长窗口,各大品牌蓄势待发中国供应链的高度成熟与国货意识的全面觉醒,促使大批成长型品牌以黑马之姿崛起,撑起一片丰盛的供给森林然而...
在肿瘤治疗领域,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作为一种精准介入技术,近年来受到临床关注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微型放射性粒子精准植入肿瘤靶区在临床应用层面,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主要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