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脚步踏入社区街巷,当志愿的热忱融入民生点滴,一场跨越三周的“沉浸式”实践在西安市观山社区悄然写下育人篇章。西安航空学院民航学院“翼展观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号召,于早前进驻观山社区,以“躬行基层一线、观察发展成就”为理念,开展为期20天的志愿服务,在社区大课堂中锤炼青春担当。
入户访民情:用脚步丈量责任温度
“阿姨您好,我们是社区的志愿者,来了解一下您的生活情况和需求。”初入社区,团队成员便在观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芮莹的统筹安排下,跟随社区网格员开启了全覆盖走访。他们穿梭于4个居民小区的楼宇之间,敲开百余户家庭的大门,面对老人的慈祥笑容、孩子的纯真眼眸与青年人的忙碌身影,耐心开展信息核查、生活状况调查与安全隐患排查。
从消防安全设施检查到防汛知识提醒,从矛盾纠纷倾听至社区建设建议收集,成员们学会了在狭小楼道中穿梭的坚守,在家长里短中捕捉民生温度。“每一次真诚交流,都让我们读懂了社区工作连接千家万户冷暖的重量。”志愿者张棋升的感悟,道出了团队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象认知。三周间,团队累计回收有效需求问卷近百份,为社区精准服务提供了鲜活素材。
公益暖民心:以专业传递服务力量
“请大家有序签到,这份健康手册里有夏季养生小贴士。”在社区联合西安泓润医院及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甲爱心医联体举办的健康公益讲座现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忙碌穿梭。他们化身引导员、发放员,为居民指引座位、递送解暑茶饮与礼品,同时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将服务与成长融为一体。
在社区图书馆,团队成员扛起“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推着满载新书的板车搬运、分类、编号、上架,在借阅台前协助办理手续、解答咨询,让书香在整洁的书架间流转。针对居民“看护难”问题,志愿者们主动接手“儿童之家”临时托管任务,通过组织绘画、折纸、唱儿歌等活动,用陪伴诠释关爱,让社区服务的细致入微浸润童心。
共治促发展:用青春赋能基层治理
随着实践深入,团队从“服务者”转变为“参与者”,深度融入社区治理肌理。汛期来临之际,成员们响应社区部署,走进小区发放防汛防溺宣传彩页,详解暴雨天气防范措施,用青春声音筑牢安全防线。在社区举办的绘画、书法、舞蹈等兴趣班中,他们化身助教,耐心指导居民创作,让艺术活力充盈社区阵地。
楼栋治理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团队成员全程参与“楼栋治理小组”培训会,协助记录分组讨论、收集典型案例、参与情境模拟。当旁听楼顶漏水纠纷的三方调解时,成员们亲历权责界定与利益平衡的过程,对“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社区治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也能贡献青年智慧。”志愿者何志伟的话道出了团队的成长蜕变。
红色铸初心:在传承中坚定报国志
7月30日,团队与社区党委联合开展“八项规定常抓不懈·红色记忆永续传承”主题党日活动,为志愿服务注入浓厚政治底色。志愿者何志伟带领社区党员深入学习相关文件,剖析典型案例,让“铁规矩、硬杠杠”的思想深入人心。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建军历史”环节,党员与志愿者共同回溯人民军队发展征程,感悟军民鱼水情。
当《人生回忆录》的镜头记录下老党员保家卫国、扎根基层的峥嵘岁月,朴实话语中的“入党初心”让在场志愿者深受触动。“老党员用一生诠释担当,我们更要在基层服务中锤炼初心。”志愿者陆勇辉表示,这场红色实践为航空报国之志汲取了精神养分。
从入户走访的“温度”到公益服务的“深度”,从文化浸润的“浓度”到红色传承的“厚度”,西安航空学院民航学院“翼展观山”团队用20天的坚守,在观山社区书写了青春答卷。正如“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的古训所言,学子们在社区大课堂中深化了国情认知,锤炼了实践能力,更坚定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信念。这场校社联动的志愿服务,不仅为社区注入了青春活力,更探索出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融合的新路径,让青春之翼在基层实践中愈发坚韧有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