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光影、市集、露天电影、公共艺术特展、儿童美育……当多元艺术形式与自然相遇,朝阳公园这片城市绿洲,在金秋十月、国庆中秋双节同辉之际,超越物理空间的界定,蜕变为一方充满诗意的沉浸式艺术场域。10月5日,作为“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的预热篇章,“月圆亮马 艺聚朝阳——朝阳公园×To浪艺术节@朝阳公园北湖艺术季”于朝阳公园北湖大草坪盛大启幕。这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以艺术赋能城市空间、以美学唤醒生活感知的深度实践。
活动旨在以艺术为媒介,以丰富的美学实践,为10月11日即将绽放的灯光盛事预热,为消费季织就更为深厚与多元的艺术质感:北湖艺术季将跨越四个周末,共12天,编织一幅融合光影、市集、音乐、茶香、电影与公共艺术的秋日长卷。尤为特别的是,艺术季所在的北湖大草坪,与消费季的核心展区隔水相望、空间交织,共同构建出一个多维互动、层次丰富的沉浸式艺术共同体,让每一位到场者都能身临其境地体验一场艺术与光影的无界对话。
买得起的艺术×生活美学×吃吃喝喝×儿童灵感
四大市集板块
让艺术不设限 让美学流动于心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流动与分享。本次艺术季集结了四大主题市集,将生活美学的理念铺陈于北湖大草坪之上,共同诠释“艺术为人人”的开放精神。
“买得起的艺术市集”致力于打破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壁垒,本板块汇聚来自中央美术学院、798艺术区及众多艺术家与设计师的精选之作,涵盖绘画、版画、潮流艺术与衍生品,以亲民价格,让艺术收藏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体验。
“生活美学市集”通过精心遴选时尚、手作、非遗、首饰、文创与独立设计师单品等生活美学品牌,构建出一个展现东方韵味的璀璨集群。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在此悄然融合,从多维度呈现“美”的多样形态。这里每一件作品,都是与美好生活理念的一次深度对话。
“吃吃喝喝市集”是生活美学的味觉延伸。当艺术融入酒水、咖啡与有机食品,寻常的吃喝便超越了功能范畴,升华为一种感官艺术。它邀请每一位参与者,以味蕾为媒介,感知美学在生活中的无缝流动与创造性表达。
“儿童灵感市集”是艺术季践行“全龄友好”理念打造的亲子共创板块。在这里,孩子们可化身“小小摊主”,展示、交换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或闲置好物,在真实的社交场景中学习表达、沟通与分享。现场还设有自由创作区,供孩子们无拘无束地挥洒想象力。这里不仅是孩子们展现天性的乐园,更是播种美育、激发潜能的成长天地。
四大市集板块巧妙串联起艺术与生活的完整链条:将艺术带入生活、让美学融入日用、将创意化作滋味、让灵感启迪未来。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不设限的艺术”现场,不仅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更让美学以亲切可及的方式,真正流动于心,融入日常。
光影艺术
树冠上的“自然之灵”
艺术与科技、自然的诗意碰撞
作为本次艺术季的核心视觉亮点,光影艺术以“自然之灵”为主题,深度结合北湖大草坪的在地环境,以场地中央的地标柳树为载体,展开一场因地制宜的光影实践。在“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的整体氛围中,该项目进一步丰富了视觉表达的层次与艺术内涵,成为连接空间记忆与公众体验的温暖节点。
以艺术为魂、科技为媒、自然为场,作品打破传统屏幕边界,将巨大的柳树树冠转化为天然画布,构建出一位拥有双眼的“树冠之灵”。灵体形态随四季意象流转,既是自然回望人间的诗眼,也成为人类凝视万物的一扇窗,邀请观众展开一场关于时间、生命与共鸣的深层对话。
朋友们的闲鱼
以交换延续价值
共践绿色循环美学
在“不设限的艺术”之外,本次艺术季特别呈现“朋友们的闲鱼”板块,以情感为纽带,以“让旧物遇见新故事”“交换让价值再生”为理念,使每一件物品在流动中延续其温度与意义。
该板块荣幸邀请到「To浪艺术节」的挚友、知名自媒体人、斜杠摄影师叶静,担任联合发起人与可持续美好生活倡导者。参与者可携带曾陪伴自己、却不再常用的物品——一本读过的书、一件有故事的摆设,或一件不再合身的衣物——通过售卖或交换,为其寻找新的归属。这不仅是对物品价值的重新发现,更是情感与记忆的温暖传递,成为对绿色、低碳、可持续生活美学的一次身体力行。
公共艺术特别项目
艺术无界,自然为场
此次艺术季的公共艺术特别项目旨在打破传统展览的边界,将艺术的灵感、创作与欣赏,从白盒子般的美术馆中解放出来,归还给清风、湖光、草坪与月色。艺术家四仰、聂征、金钕、王濛莎应邀共创,在这片露天的“自然美术馆”中展开一场与自然、公众对话的艺术实践。摄影的即时性、雕塑的永恒性与东方美学的“松弛感”,在此与自然交融,重塑艺术、场所与公众之间的联结。
四仰(宋松),独立音乐人、词曲创作人、影像记录者。其摄影个展《北京 北京》以沉稳的镜头语言凝视城市的多重脉络。画面中,胡同的肌理与街巷的烟火交织,时代的印记与日常的瞬间共振,在熟悉的地名中展开一场关于记忆与当下的视觉对话。
聂征在艺术季期间带来《时代记录者》摄影展。30年来,他以胶片摄影横跨摇滚、街头与时尚领域,用黑白影像诠释文化的坚韧内核。1993年掌镜窦唯《黑梦》专辑封面,奠定其摇滚视觉教父地位;其后持续通过镜头记录街头文化变迁,作品兼具时代张力与纯粹态度,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家金钕,擅长以人物为载体,在形态与质感中隐喻成长的细腻过程。此次展出的代表作《春暖花开》,塑造了一位身披围巾、面容低垂,神情温婉而坚定的女性形象。她静立于春意之中,凝练希望与新生,成为生命成长的立体诗篇。
王濛莎,一位融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新东方主义风格著称。她的作品通过蜡笔小新、葫芦娃等经典符号,结合东方波普色彩,创造出一个文化交织的图像宇宙。本次艺术季将她的艺术语汇转化为公共艺术形式,呈现于北湖大草坪的开放空间中。作品既延续了她对文化符号的当代转译,亦以开放的形态邀请观众走进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对话,在艺术与自然的交融中,感受东方美学的再生与涌动。
和静茶会+电影放映
北湖秋日的精神栖息地
北湖艺术季特别设置茶会与电影放映板块,旨在营造一处融合艺术体验与精神休憩的宁静空间。
本次艺术季特邀“和静茶修”于北湖草坪打造一处特别的户外茶修空间,由创始人王琼每日于不同时段主持茶修雅集。她深谙茶道精神,以茶为媒,引导参与者暂离日常喧嚣,步入以茶观心的静谧时光。这不仅是一次品茗体验,更是一场回归内心秩序、安顿身心的美学修行。
同时,艺术季联合马灯电影馆,在北湖大草坪呈现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精选涵盖人文纪实、艺术创作与社会观察等多元题材的优质影片,通过不同的影像语言与叙事视角,展现丰富的情感与精神维度。
茶会引领内观,电影拓展共鸣。两者一静一动,一内一外,共同构筑了一处超越日常的精神栖息地。它们以不同的艺术语汇,回应着现代人对内在安宁与情感连接的双重需求,让北湖的秋日成为安顿身心、启迪感知的美学空间。
歌手驻唱×爱卡人声×四仰声音艺术
用声音“能量”打造不期而遇的听觉风景
艺术季中,音乐以流动的姿态融入北湖大草坪的闲适秋意中,成为艺术与自然对话的有机部分,为观众带来不同于传统音乐会的沉浸式体验。
来自北京的人声合唱团体“爱卡人声”(AcaLab)带来了阿卡贝拉快闪演出。他们以纯人声编织旋律,打破无伴奏合唱的传统边界,让音乐成为可流动、可对话的公共艺术。六年来,他们从咖啡馆唱到剧院舞台,此次在北湖大草坪朦胧的秋雨中,以自由、即兴的形式,与观众共赴了一场温暖而沉浸的声音旅行。
公共艺术特别项目参展艺术家四仰,以音乐人身份呈现两场特别策划的声音艺术现场。作为横跨影像与音乐的创作者,他始终探索着摄影的叙事性与音乐的即兴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其即兴表演中,四仰将打破艺术形式的边界,以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为北湖的秋日湖畔注入充满生命力与惊喜的艺术能量,带来层次丰富的听觉体验。
……
北湖艺术季通过艺术、光影、市集、音乐、公共艺术及茶会观影等多元板块,将文化艺术深度融入北湖自然场景。这不仅是对“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的艺术呼应,更是一场以美学内容激活城市空间的创新实践。艺术在此赋能场景,将北湖大草坪升华为一个兼具情感温度与精神属性的“第三生活空间”,为都市人群提供了一种超越家庭与工作之外,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美好共处的新可能。
秋光正好,北湖艺术季,是月圆之约,是艺术之宴,是朋友们的重逢,更是一次面向内心、面向生活的追问。10月11日,“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将盛大启幕,北湖艺术季精彩继续。欢迎步入这片艺术与自然共创的场域,在视觉与自然的诗意对话中,开启一场关于美与感知的秋日旅程……
活动基本信息:
月圆亮马 艺聚朝阳
——朝阳公园×To浪艺术节@朝阳公园北湖艺术季
时间:
2025年10月5日-8日(预热);
2025年10月11日—12日、17日~19日、24日~26日
每天12:00-20:00(四个阶段,共12天,贯穿黄金假期)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北湖大草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