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矿灯划破巷道昏暗时,小保当矿业的班前会已飘起安全叮咛。这里的安全培训从不是“一阵风”,而是融入日常的“必修课”,这里没有冰冷演示,只有贴心理解;没有生硬灌输,只有温情叮嘱。
安全知识“贴着手心教”
“以前学规程像背天书,现在跟着师傅蹲设备旁,一看就懂!”掘进队李阳攥着记满笔记的本子,指尖还沾着检修油污。小保当的安全培训不搞“大锅饭”,把各岗位风险拆成“身边事”。
一号煤矿综采队班前会总围着老矿工王师傅的“经验手册”转——泛黄本子里记着三十年12起险情,每页都有手绘示意图。
“这处支架漏液,当年晚发现十分钟就糟了!”王师傅指着字迹,年轻人盯着设备模型,把“先查密封垫、再测压力值”的步骤刻进心里。
机电班更直接,技术员带职工在检修现场“找茬”,从电缆包扎到防爆开关操作,手把手传授,“设备如人,得用心伺候”的老话,在工具碰撞声里传下去。
安全意识“撞进心坎里”
“蒙眼摸安全帽时,才懂失明多可怕——以后下井绝不敢马虎防护!”运输队张强红着眼眶说。
这是小保当的特色培训,蒙眼寻物模拟视觉损伤,单腿行走体验行动不便,简单互动比千言万语更戳心。
职工自编自导的安全情景剧更动人。上周综采队重现“支架误操作险情”,主角老周去年因疏忽险些出事,全靠工友提醒。“当时图省事没查顶板,现在想起来腿还软。”他的真情演绎让台下沉默,年轻职工悄悄摸了摸安全帽。没有考核压力,只有“亲历者”坦诚;没有说教,只有“后怕感”共鸣,安全意识就此扎根。
安全责任“牵着亲情走”
“老公,你摸过的每颗螺丝,都连着咱家灯火。”一号煤矿综采队小王妻子在语音“安全故事分享群”里让不少人湿了眼。群里既有职工分享井下细节,也有家书叮嘱,睡前听家人唠叨成了矿工的“枕边课”。
矿区“亲情寄语墙”满是暖意,全家福旁是孩子写的“爸爸早点回家”,是妻子贴的“等你吃饺子”。
女工协管员带着缝补的工装、绣“平安”的鞋垫到区队,拉着职工手说:“家里不图你能干,只盼你平安升井。”
班前会的故事还在续,亲情墙的便签越贴越满。在小保当这片煤海,安全从不是冷规定,而是藏在细节里的守护,是连起煤矿与家园的暖纽带。(常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