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居然也会像皮肤一样干到 “脱皮”?近日,45 岁的林先生就因长时间高强度用眼且未规范护理,引发了重度干眼症,出现双眼剧痛、角膜上皮缺损的症状。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主任医师林志荣博士提醒,当下干眼症愈发常见,不少人将其视作无足轻重的小毛病,然而若缺乏足够重视,它可能演变成棘手的眼病。
双眼突发剧痛
竟是角膜“破皮”
林先生本就患有干眼症,点用眼药水全凭“心情”。最近一个月因工作需要,他不仅频繁熬夜,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也超过了15个小时。在此期间,即便感到眼部不适,林先生也未及时使用人工泪液进行缓解。直到发病前一天,突如其来的双眼剧痛让他狂流眼泪,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至厦门眼科中心就医。
林志荣博士检查发现,林先生角膜上皮已经出现弥散缺损,尤其是角膜中央区域,如同一块皮肤破溃般明显。林志荣博士解释道,林先生本来就存在睑板腺功能障碍,近期又因高强度用眼,每天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使得眨眼次数大幅减少,泪液无法充分均匀地覆盖眼表;再加上频繁熬夜,又未规范使用人工泪液及时干预,多重因素叠加下,林先生的双眼陷入“极度干燥”的状态。
“泪液分泌本就不足,眨眼少,再加上睑板腺功能障碍减少了酯类排出,这就导致眼表水分流失得更快。” 林志荣博士进一步解释,人每一次眨眼睛,都会在角膜上形成一层泪膜,就像给眼睛敷了一张 “保湿面膜”。这层“面膜”的最外层,正是由睑板腺分泌的酯类,它能避免泪膜过快蒸发。而林先生的情况是,既没有足够的泪液形成“面膜”,睑板腺分泌的酯类又不足,无法锁住水分,加之未规范使用人工泪液进行补足,导致眼表润滑度大幅下降,最终导致角膜上皮像干涸的土地一样出现“起皮”甚至缺损。
角膜“破皮”会不会致盲?
林志荣博士介绍道,角膜一共有五层,最外层就是角膜上皮,它就像保护屏障,主要起到维持泪膜稳定性、参与物质交换及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作用。角膜上皮还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因此角膜上皮脱落缺损会使神经末梢暴露,进而引发畏光、流泪、异物感以及剧烈疼痛,这些症状还会因眨眼或眼球运动而加剧。
不过,大家无需过于担心,角膜上皮具有再生能力,在规范的治疗下,一般1-3天就能完成“自我修复”。但如果反复受损,甚至危及角膜基质层,则可能导致角膜溃疡、角膜穿孔等致盲风险。
秋冬季高发
治疗不可“看心情”
接下来将进入干燥的秋冬季节,这也是干眼症的高发期。林志荣博士建议,本就患有干眼症的患者,日常可选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对于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病史的人群,则建议定期到医院做睑板腺按摩或脉冲激光治疗,疏通睑板腺导管,改善泪液质量。
此外,眼表存在一个精密的微环境,一旦这个微环境发生炎症,就可能诱发或加重干眼症。因此,对于伴有眼表炎症的患者,还可使用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这类抗炎眼药水主要通过抑制眼表的免疫炎症,改善泪液分泌功能和眼表微环境的稳定性,从而缓解干眼症状。不过,具体使用哪种抗炎药物,需根据干眼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务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干眼症是一种很复杂的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林志荣博士提醒大家,若长期存在眼部不适,且眼干、异物感等症状明显且未得到缓解,务必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明确干眼类型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迁延加重。
责任编辑:kj015